据第一财经报道,在宗馥莉的“铁腕”策略下,娃哈哈正在陆续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有时候是突然“一刀切”,甚至还有经销商反馈娃哈哈方面还有未结清的款项。有些经销商结束了与娃哈哈的合作,而有些则被并入大型经销商,于是又引发了经销商之间的款项结算问题。
截至目前,娃哈哈官方并未有明确说法。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诸多经销商的采访了解到,由“大经销商”接管一些“小经销商”是此次“大洗牌”的背后模式之一,此举可能是治理一些区域经销商之间或涉及的串货、多角债务等问题,由数量相对少且具有实力的“大经销商”来统一运作。
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酒泉当地有两家娃哈哈经销商,一家负责老产品,一家负责新产品。负责老产品的经销商年任务量在800万元左右;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负责新产品业务,是娃哈哈在当地的二级经销商。2024年9月,娃哈哈宣布停止与年任务量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合作,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也在被清退之列。娃哈哈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暂停与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的合作资格。
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申诉材料中表示,因本身是新品经销商,经营的产品数量有限,其总量确实无法达到300万元以上。但2024年3月到9月的旺季数据显示,其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164.8%、410.9%、786.5%、316.9%、58.7%和9991.9%,增长势头非常可观。他认为娃哈哈直接取消经销资格是不负责任的。
取消300万以下经销商资格是为了“整合成大的经销商”。因此,他的经销资格被取消后,原由其负责的市场被交由另一家经销商负责。但娃哈哈官方对此未作出任何解释,仅表示是“上面的意思”。与此同时,娃哈哈还拖欠了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近2年的销售费用。
在取消资格前,娃哈哈曾要求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购买了20台冰柜用于市场推广。资格被取消后,这些冰柜已无实际用途。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关于被拖欠的销售费用及冰柜处置等一系列问题,娃哈哈官方尚未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其他经销商透露,“这种淘汰策略是经销商变革,很多快消行业内的经销商是分区域的,其中或涉及各种利益牵扯、串货、私联等,甚至还有三角债。把规模相对小的经销商淘汰,然后并入大规模经销商内,就直接把债务和货物问题都统一交给大规模经销商来处理了。但这样的变革也会有风险,如果大经销商还是比较规范的,那么问题不大,如果这个大经销商也有自身问题,那么娃哈哈对于大经销商的控制难度会更大。”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快消品行业合并经销商的行为比较常见,一般而言,快消品企业往往会采取合并策略,来保证大经销商的利益,从而依托大商的物流、开拓和铺货能力拓展市场,以保证渠道价盘、体量的稳定。比如如果企业未来有大量推新的动作,小型经销商难以承接。而且减少小型经销商后,也会减少管理、人员等费用成本。但娃哈哈必须做好对大经销商的管控。

新识研究所
咸宁日报旗下,关注互联网、科技与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