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中华文化促进会苏州代表处以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举办座谈会,为这个庄严的节日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场思想盛宴汇聚各界力量,共同探寻红色基因与中华文化交织共生的密码,让军魂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扎根生长,绽放出跨越时空的光芒。
顾纯郡主任的致辞为座谈会拉开序幕,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红色基因与中华文化内在联系的大门。“人民军队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在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从长征路上的文化传播到抗震救灾中的精神坚守,人民军队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中华文化的守护。红色基因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精神符号,而是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鲜活血脉。它承载着革命年代的奋斗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建设精神长城的强大动力。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在守护中华文化的根与魂,让民族精神在历史的积淀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不同身份的与会者从各自的经历和领域出发,分享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多元立体的传承图景。
退伍军人杨春祥的军旅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红色基因在平凡生活中的传承路径。他所讲述的不仅是个人的军旅记忆,更是红色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的鲜活样本。那些在军旅生涯中形成的坚韧品格、担当精神,在退伍后的生活中依然闪耀,成为影响身边人的精神力量。他强调 “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认同红色文化”,直指传承的关键所在 —— 只有当红色文化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心里,才能实现真正的薪火相传。
青年企业家叶晨的分享,则展现了红色基因在现代商业领域的独特价值。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口号宣传,而是将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内核。这种融入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了超越物质利益的精神追求,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红色文化为指引的企业,能够始终坚守初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叶晨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红色基因能够为现代企业注入持久的发展动力。
文化工作者金焰提出的创新表达方式,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让苏绣绣出英雄故事,让评弹唱响强军赞歌",将红色主题与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既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容,又让红色文化以更亲切、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这种创新不是对红色精神的消解,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让红色文化与时代接轨。推动红色文化深入社区、军营、校园,是让红色基因落地生根的有效举措,能够让不同群体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
国学爱好者焦连海从学术角度出发,挖掘苏州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为红色基因的在地化传承提供了新思路。苏州不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将这些红色资源转化为文化IP,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防教育品牌,能够让红色文化更贴近当地群众的生活,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将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又能让红色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中来。
与会者的共识深刻表明,传承红色基因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使命。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困难,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
中华文化促进会苏州代表处举办的这场座谈会,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也为军民融合发展注入了文化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人参与到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来,红色精神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陈凤玲)

长三角风采
走遍长三角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