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第二十一届中学生排球比赛(初中组)于7月17日-24日在三门峡市陕州区体育文化中心举行。本次赛事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吸引了全省30支初高中男女排球代表队、345名选手同场竞技。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男子排球队以种子队身份出战,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扎实的技术功底,以全胜战绩勇夺冠军,成功卫冕。

鏖战赛场:全胜登顶展现七中精神

小组赛中,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男排与濮阳六中、济源实验中学等强队同分在A组。队员们凭借势如破竹的姿态连胜四场,以小组第一强势晋级。淘汰赛阶段,队员通过顽强的防守和默契的配合连续击败对手,顺利晋级,在决赛中与老对手郑州二七实验中学狭路相逢。

决赛现场,七中男排的小将们以“每一分都是决战”的信念全力拼搏。二传手魏恒宇以鬼魅般的传球调度全场;主攻闫家豪化身“得分利器”,一次次精准的斜线扣杀直击对方防守死角;李腾霖的大力跳发球屡屡破坏对手一传,赵俊喆、祝泽铭组成的“钢铁拦网”更是让对手寸步难行。当决胜球如陨石般砸向边线,全场沸腾——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以大比分3:1战胜对手,以全胜战绩夺冠!

胜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汗水与坚持。主教练谢中阳透露,备赛期间队员们每天训练超过4小时,杠铃片的碰撞声、战术板上密布的标记、膝盖上结痂的淤青,都是冠军拼图上不可或缺的凹槽。“这支队伍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七中精神。”谢中阳老师激动地说。

科学培养:专业师资引领,筑牢项目根基

近年来,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男子排球队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学校对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为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学校聘请河南省体育局现役优秀教练驻校指导,将职业队的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日常教学。

“我们不仅教技术,更注重培养球员的战术意识和团队精神。”主教练谢中阳老师介绍,球队每周开展战术分析课,通过视频复盘、模拟对抗等方式强化实战能力。同时,学校和郑州市体育局开展友好合作,租借了专业的室内排球馆,配备智能发球机、运动数据分析系统等先进设备,为科学高效训练提供支撑。

学校还与省内多所高中、俱乐部建立合作,为队员提供升学与职业发展的“双通道”。目前,已有多名毕业生通过排球特长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2名队员入选河南省青少年集训队。

体教融合:“学、赛、练”一体化,深化体育核心素养

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男排的夺冠,是学校深化“体教融合”改革的缩影。近年来,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理念,推动体育与教育深度结合。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逐渐构建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训练+竞赛”四位一体模式,深度挖掘体育育人功能,以体铸魂。在科学化做好专业队训练的同时,开发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如足球、篮球、游泳、田径、跆拳道、象棋等,确保“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同时组织全员参与的校园体育赛事,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

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近三年,学校在省市级体育竞赛中累计获得多项团体冠军,被评为“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2024年,学校更作为郑州市唯一初中代表,入选教育部“体教融合典型案例”。

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教育的重要载体。闫凯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创新实践与,以更加科学的训练体系、更加完善的发展通道,为青少年运动员搭建追逐梦想的舞台,在竞技场与象牙塔之间架起更加宽广的桥梁,培养更多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体育人才让体教融合的硕果不断绽放,为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地活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