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观察团
来源 | 新经济观察团
近年来,伴随《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管理细则的下发,监管针对融资担保公司的合规整顿也持续深化。
7月16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就在官网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公告》(下称《公告》)。
《公告》显示,四川嘉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嘉辰融担”)因2021年以来存在长期未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送经营报告、财务报告、年度审计报告等资料的违法违规行为,且经监管部门多次责令整改后仍不改正,违反了《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等有关规定。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被作出吊销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工商资料显示,嘉辰融担成立于2013年8月12日,目前是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法定代表人为孙跃武,被限制高消费;实缴资本1亿元,股东为四川互通通信有限公司、成都麦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慈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甄藏酒业有限公司,全部被限制高消费,其中四川互通通信有限公司和四川省慈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是失信被执行人。
2020年11月,嘉辰融担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成都市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新经济观察团发现,嘉辰融担过往的业务不佳,如今仍有大量代偿责任无法履行。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涉及497个法律诉讼,90.24%的案件身份为被告,过半数案件的案由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从年份上看,近五年内63.79%的案件年份为2021年。而也就是在这一年,该公司开始出现开文《公告》内的违法违规行为。
从司法案件来看,虽然嘉辰融担已经被注销牌照,但其代偿责任仍需履行。过去其为大量企业和个人借款提供增信担保,向四川省内多家银行进行担保借款,包括乐山昆仑村镇银行、四川成都蒲江民富村镇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都草市支行、南充农村商业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等等,有的银行涉及到数十个案件。
实际上,与嘉辰融担一样遭遇监管重拳的融担公司在四川并不少见。新经济观察团不完全统计发现,2025年开年以来,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已经累计注销、吊销了15家融担公司的牌照。
其中,今年7月11日,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送达公告,称四川省泰融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亿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巴中市先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巴中市平昌正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巴中市秦川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四川源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融担公司因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被注销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实际上,上述6家机构,早在6月5日被公告注销的11家机构之列。彼时的公告显示,四川瑞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的相关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目前已处于“失联”“空壳”状态。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决定注销这11家公司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注销后,上述公司不得经营融资担保业务,名称中不得使用“融资担保”字样,经营范围中不得包含融资担保业务,营业场所等不得使用与融资担保有关的标识,公司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依然存续。
7月7日,四川政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被公示“拟注销”。
2025年3月12日,根据公司申请,按照相关规定,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决定依法注销平武县光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1月7日,根据公司申请,按照相关规定,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决定依法注销广安市广安区鑫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
实际上,近年来四川地方金融管理局持续整顿融资担保行业。早在2018年,新华社就报道称,四川省金融工作局组织各市(州)金融办(局)和有关中介机构,对全省融资担保公司合规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四川省融资担保业协会日前发布通报,依照检查情况,共78家融资担保公司被停业整顿或取消业务资格。
2019年11月25日,媒体报道显示,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拟对23家融资担保公司责令继续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许可证的公告”,根据对全省停业整顿类融资担保公司整改验收情况,按照《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3号)等法律法规规定,拟责令成都锦江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继续停业整顿,拟吊销四川宝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
据四川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目前四川省内在营的融资担保机构有227家。而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底,四川已开业法人融担机构356家、分支机构40家。伴随持续整顿,与六年前相比,如今四川的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已经大幅缩减。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新经济观察团
新经济观察团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