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网易游戏的产品《逆水寒》官方宣布推出“玩游戏拿实习证明”活动,并指出该活动针对大学生玩家群体,通过游戏内任务,如 AI 数据标注、新媒体内容创作等活动来积累积分,积分满1000 分即可获得由逆水寒“外部合作团队”开具的“AI 数据训练实习生”或“互联网新媒体内容实习生”电子证明。6月27日,该活动正式上线。

看见这个消息时,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问号,游戏和实习是怎么联系起来呢?

官方解释称,“游玩逆水寒,实际上是在参与一个涉足新媒体运营、AI大模型训练等多领域的互联网顶尖项目。且在各位同门的帮助下,逆水寒成为了“AI+游戏”赛道独一无二的权威领头羊。”

因此逆水寒表示应力所能及来帮助有需要的同门。但此举真的是帮助吗?

逆水寒称,“该实习内容虽然表面上是在打游戏,实际上也是打游戏”。且对于1000积分的实习要求,有网友指出,“达成1000积分所需的游戏强度并不高,快的话一天可以拿到,但是基本需要十多天。我玩了10天拿到了1000分”。

事情发酵后,有网友反馈称学校快速做出反应,直接说明逆水寒的实习证明无效。但是这一消息目前无法证实。

无独有偶,今年5月云南某律所招聘实习律师,直接将“王者荣耀荣耀王者段位”列为优先条件,甚至可突破“法学硕士学历、名校背景”等硬性要求。后续律所解释,”所内因同事都喜欢玩,此举可以促进团队交流。

将游戏段位置于工作能力之前,这真的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吗?

如今,各种“创新”手段层出不穷。其背后原有是当下大学生对实习证明的“刚需”空前巨大。部分商家或机构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为满足自身利益,推出各种“零成本”或“低门槛”的解决方案,直击学生简历焦虑。这些花里胡哨的证明开具,本质上是对传统实习价值的异化。

与以往实习注重真实工作历练与表现评估不同,当前许多实习已沦为形式。如上述的逆水寒将游戏行为包装成“实习”,律所将游戏段位置于专业技能之前,又如现今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大量重复性和无技术含量的琐碎工作,让学生实习只不过是去“走过场”。

这种重证明而轻实质的趋势,不仅大学生积累有效的职场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毫无帮助,且长远来看,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在职业上的能力发展,这与实习的初衷背道而驰。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