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显示,在大众点评推出的“全民搭伙来探店”项目中,分为必须到店和自由探店两种模式。所谓“自由探店”就是商家允许用户不到店进行线下观察和体验,但却要写出真实可信的用户体验角度的探店笔记,有的甚至还主动提供照片和笔记文案。央视记者,按照商家指示,仅凭想象编造出的多篇探店笔记,竟都在大众点评平台顺利发布,并且还获得了相应报酬。
针对央视的曝光,大众点评做出回应。大众点评表示,平台明确要求达人必须真实到店,严禁笔记内容搬运,平台也严厉禁止商家在用户未到店体验时直发笔记素材的 “云探店” 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少数商家在参与活动时违反平台规定,引导用户在未探店的情况下撰写笔记。目前,平台已第一时间核实相关情况,将涉事商家下线并予以处罚。对于审核机制中出现的漏洞,未来也将进一步迭代完善,全力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而在小红书上,央视记者输入“S蛋”“鱼塘”等替代暗语时,却搜索出来了不少隐晦的内容。按照知情人士提醒,只要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搜索中使用暗语或同音字,就能在网上找到这些暗藏起来的水军机构,这些正是发布者为了躲避网络平台监管使用的一个小伎俩。这些网络水军机构通过某些特定的暗号,在网上大量招募水军、发布刷单接单的帖子。
从法律层面来看,律师指出,参与刷单的商家、中介以及写手,可能涉嫌非法经营以及虚假广告等。若平台未切实履行审核义务,同样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目前,已有刷单组织者因虚假广告罪获刑的先例。但面对屡禁不止的刷单乱象,平台仍需重拳出击,加强审核力度。
在当下消费决策高度依赖网络评价的时代,大众点评等平台有责任不断完善自身审核机制,维护评价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

新识研究所
咸宁日报旗下,关注互联网、科技与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