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的城市肌理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党组织为核心,将“行善积德、福泽绵延”的朴素信仰化作照亮五万人生命的星河。中共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支部(以下简称“福延公益党支部”)用近千个日夜的坚守证明,当党建引领与公益慈善深度融合,便能催生出最具生命力的社会暖流——这不仅是数字的累加,更是人心的凝聚;不仅是物资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

组织力筑基:让党旗在公益一线飘扬

福延公益的诞生本就是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2023年2月,5位怀揣赤子之心的党员牵头成立机构,将“支部建在公益链上”作为核心原则。这种顶层设计让公益行动有了“主心骨”:在甘肃临夏地震救援中,支部党员带头连夜调配30万元防寒物资;在湖南邵阳水灾防控中,党员志愿者顶着烈日运送10万元消毒物资。数据显示,机构1500家爱心企业联动、1000多万元善款物资发放的背后,是支部建立的“需求调研-资源对接-成效追踪”闭环机制,确保每一份善意都精准抵达“最需要的地方”。

这种基层党组织优势更体现在对细节的雕琢中。366副近视眼镜走进基层学校时,党员志愿者背着验光设备逐班筛查;22000名老人收到拗九节粥饭时,支部提前三个月调研老人饮食偏好。“不是简单送物资,而是让每个受助者感受到尊重。”党支部书记林荔莉的话道出了党建引领的核心价值——让公益从“粗放式帮扶”走向“精细化服务”,让党的群众路线在公益领域落地生根。

感染力破圈:从“单向给予”到“双向奔赴”的价值重构

在晋安区一名退役军人陈大爷的家中,老兵陈大爷的故事正在改写公益的定义。曾因伤致贫的他,如今穿着福延公益志愿者马甲为其他老兵服务:“是福延让我知道,善意最珍贵的不是物质,而是让人重燃尊严。”这种“受助-传爱”的循环,正是福延公益党支部推动的“公益生态革命”——他们不仅搭建帮扶平台,更注重唤醒受助者的内生动力。被“福蕾”助学金资助的3179名学子中,已有200余人成为校园公益骨干;在“为爱点睛光明行项目”中重见清晰世界的少年,如今走进社区宣讲护眼知识。

2024年重阳节的“感恩课”尤为动人:当受助青年志愿者用情景剧演绎“爱的涟漪”时,台下白发奶奶的哽咽引发全场共鸣——她的儿子曾受助于福延,如今为贵州榕江抗洪救灾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这种“善意接力”的背后,是支部始终坚持的理念:公益不是施舍,而是点燃生命火种的引线。当党建引领注入人文温度,公益便从“单向输出”升华为“价值共生”,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合力共建:党建联盟激活公益“乘数效应”

福延公益党支部的探索,早已超越“单兵作战”的模式。近年来,其与福州台江交警大队党支部、福建省星光救援队党支部、福建省心理援助协会、福州市诚信促进会党支部等10余家党支部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与中共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第一支部等跨地域党组织达成共建。各联盟单位依托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难题共解:交警大队提供应急交通保障,救援队助力灾害救援,心理协会开展受助群体关怀,企业党支部输送物资支持。这种“党建+公益”的协同模式,让教育助学、拥军优抚、乡村振兴等项目焕发出更强生命力。

林荔莉书记表示:福延公益力争与百家社会组织党支部共建,共同为福州公益慈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党支部书记林荔莉的承诺掷地有声。从10余家到百家,不仅是数量的跃升,更是党建引领公益事业规模化、体系化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党建联盟,福延公益正在编织一张覆盖更广、服务更精的公益网络,让每一份善意都能找到最精准的落点。

公信力立本:透明与担当构筑慈善信任基石

“每一笔善款去向,都要让捐赠人看得见。”福延公益官网的“财务公示”板块,至今保存着甘肃地震物资运输单、乡村振兴农户签收表等原始凭证。95.7%的捐款捐物执行率背后,是支部建立的“三重审计”制度:第三方机构年度审计、党员代表季度抽查、捐赠人随时查验。这种“阳光慈善”模式,让“福延”成为福州百姓心中的诚信符号——当退役军人志愿者总队扛着物资走进军烈属家时,门楣上的“光荣之家”牌匾与志愿者胸前的党员徽章交相辉映,诠释着“国家荣誉”与“民间公益”的双向奔赴。

更可贵的是支部对“公益生态”的长远思考。在仓山区乡愁驿站,他们引导果农通过直播平台售橙,同时约定“每卖出一筐,为村里小学捐十箱”;在企业捐赠中,他们优先采购农户产品,让帮扶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这种“授人以渔”的智慧,正是党建引领下的创新实践——既解决当下困难,更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土壤”,让善意如同闽江水般,绵绵不绝,泽被四方。

当“行善积德,福泽绵延”成为时代潮流

暮色中的福州,福延公益办公室的灯光与晋安河上的粼粼波光相映成趣。志愿者们整理的助学资料上,新一批受助学生的名字正在筛查;物资车上的“行善积德,福泽绵延”标语,即将驶向又一个需要光亮的角落。中共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支部用实践证明:党建引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公益肌理的灵魂;行善积德不是个体的善举,而是在党组织凝聚下,千万人共同编织的大爱网络。

从50000人受助人群和366副眼镜里的清晰世界,到22000份拗九粥中的人间温情,到3000多名学生圆梦学堂,从10余家党建联盟到将来的百家党支部共建的蓝图,福延公益的千日征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新时代慈善的本质:当每一个党组织成为公益的“灯塔”,当每一名党员成为善意的“摆渡人”,便能让“行善积德,福泽绵延”从美好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这,正是党建引领公益慈善最动人的时代答卷。

(文/李靖)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