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王红 通讯员 梁桂娟 刘妍
深夜,郑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灯火通明,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掩盖不住空气里的凝重,一名刚出生2小时的男婴乐乐(化名)正在与死神对抗。
“婴儿总胆红素远超安全阈值,属于极重度黄疸,必须马上换血!”医生短短几句话,让所有医护人员都紧张起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换血战役”随即打响。
乐乐足月出生,出生时评分为满分,但却在出生2小时后发生严重黄疸,全身泛着“金黄”色。不仅如此,患儿病情发展迅疾,出生4小时总胆红素飙升至157.7 umol/L(约9.2 mg/dl)远超生理范围。
更令人揪心的是,乐乐的母亲血型是罕见的O型RhD阴性血,而婴儿血型却极可能是Rh阳性,这使得新生儿科医生心头一紧:“Rh溶血病!情况危急!”
婴儿紧急接受治疗,强光疗4小时后,患儿胆红素不降反升,数值已经飙高至203.9 umol/L(约11.9 mg/dl),光疗已不能控制病情。
此时,患儿出现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仅61g/L(正常新生儿血红蛋白>140g/L),红细胞压积低至20.20%,提示严重溶血。
乐乐的全身皮肤苍黄,伴随散在出血点,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这是身体在拼命造血代偿的信号!确诊报告和新生儿科的预期一致:Rh血型不合溶血病(CcDee表型),母婴血型“不兼容”触发的免疫攻击正在疯狂破坏孩子的红细胞,释放出洪水般的胆红素。
Rh溶血病为何如此凶险?据新生儿科主任刘艳红介绍,当Rh阴性母亲怀上Rh阳性胎儿时,若母体因既往妊娠、流产或输血产生抗D抗体,这些抗体可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引发剧烈溶血。出生后溶血持续,胆红素短期内急剧升高,远超肝脏处理能力。未结合的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可穿透血脑屏障,损伤脑细胞(核黄疸),导致听力丧失、脑瘫甚至死亡。
当前,乐乐急需迅速清除体内致敏抗体和毒性胆红素,纠正危及生命的重度贫血,换血治疗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然而,乐乐需要的是极其特殊的 “重组血”:O型RhD阴性洗涤红细胞 + AB型血浆。母亲是RhD阴性,且无亲属匹配此特殊血型。一场跨越地域的生命接力火速启动:医护人员紧急联系输血科,输血科紧急联络血站,血站多方协调,将特殊洗涤红细胞和血浆从外地星夜兼程调入。
在等待“救命血”的同时,医护团队争分夺秒: 强蓝光照射持续进行;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阻断抗体,减缓红细胞破坏;输注白蛋白“捆绑”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减少其进入大脑的风险。
乐乐出生后43小时,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特殊重组血”终于抵达!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紧密协作,立即实施高难度的新生儿换血术。
整整2个小时,医护人员屏息凝神,确保操作精准无误,患儿体内携带过量胆红素和致敏抗体的“危险血液”被一点点引出,同时,等量的、健康的洗涤红细胞与“新鲜”血浆缓缓输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换血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7天后,患儿黄疸值降至安全范围,贫血纠正、吃奶有力,康复出院!临别前,一家人感激无限:“真是太谢谢医护人员,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正观健康
郑州晚报健康平台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