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记者 刘德华 张玉东 文/图)“XX路口的红灯时长能缩短一点吗?”“一路绿灯,是我运气爆棚吗?”“一旦碰上一个红灯,就会一路红灯,这是怎么回事?”……在路口等红灯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现在的交通信号灯时长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贴心”,到底是由谁分配、又是如何分配的?5月26日,让记者带着大家一同揭秘,看郑州交警是如何利用“黑科技”让红绿灯变聪明,让你的出行更安全、更顺畅!
高空之眼
无人机精准采集交通数据
如何让红绿灯变聪明?郑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首先,需要精准掌握每条道路的车流量、拥堵点和行驶速度等关键数据。
以前靠传统设备采集,数据总“漏拍”,如今,郑州交警引入无人机技术,构建了高空监测的数据采集体系。依托无人机独特的高空视角与灵活巡航能力,可对城市干道实施大范围、高频次的实时视频监控,获取各交叉口分方向车流量、排队长度等数据指标。
这些空中监测能手可以灵活调整观测范围,实现交通数据的全方位实时采集。
以心怡路为例,无人机仅用3分钟就成功采集了沿线2000多辆车的通行数据,效率远超传统方式。
这些精准的数据,为后续的信号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最强大脑
DeepSeekAI智能配时
有了无人机传回的宝贵数据,接下来就该”最强大脑“——DeepSeek登场。郑州交警采用DeepSeek系统,能够快速分析海量交通数据,并生成最优的信号配时方案。
DeepSeek在双向绿波协调相位差设计方面,精确计算各路段相位差,畅和街至盛和街相位差为27秒、盛和街至正光路相位差为23秒,能够精准匹配行驶时间,合理进行相位对齐,实现良好协调效果,南北向和北南向车辆基本能实现绿波通行,且带宽覆盖路段绿灯时长充足。
在平峰时段,系统会为城市主干道设计“绿波带”方案,让车辆以特定速度行驶时可以连续通过多个路口,减少不必要的停车等待时间,有效提升干线通行效率,避免拥堵。
虚拟验证
Vissim仿真测试
拿到方案后立刻执行!每个优化方案在实施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虚拟测试,通过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交警可以完整还原道路状况,直观看到优化效果。
例如,优化后的心怡路,北向南通行时间缩短34%,南向北方向也快了20%,停车次数最多减少22%,以前过3个路口刹3次,现在可能一脚油门直接过,省油又省心。
实地校验
交警上路实测
为确保万无一失,交警还会亲自开车上路,实车跟测验证与参数校准,感受优化后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微调,使得最终确定下来的相位差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通行效率,实现真正的“零停车”或仅需短暂停留。
原来,那些看似神奇的一路绿灯,并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现代科技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成果。
无人机高空精准采集数,DeepSeek智能分析生成最优信号控制策略,Vissim微观仿真模拟验证效果,实车跟测进行动态调优,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不可或缺。
看似简单的红绿灯背后,是城市交通治理的智慧结晶,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一位市民在出行时,能够体验到更加流畅、便捷的道路环境。
郑州交警表示,未来,他们将持续利用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重点干线的交通流量、流向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配时方案,提升通行效率与市民出行体验。让我们共同迎接郑州更加智慧、高效的交通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