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通讯员 王雨琳

在二七区京广路街道漓江社区,商铺里顾客盈门、笑意融融,快递骑手穿梭街巷传递温暖,老幼携手在小区花园里闲话家常……一幅幸福和谐的基层治理画卷正徐徐展开。今年以来,漓江社区创新“一点三线”工作法,围绕“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新就业群体融入、居民精神文化滋养三条线,推动基层治理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融合”转变,让社区成为多元群体共生共荣的“幸福共同体”。

优化营商环境,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针对辖区商业综合体密集、小微企业集聚的特点,社区党支部创新提出党建引领与优化营商深度融合,激活“红色引擎”,以营商“强磁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打破传统社区党建边界,将组织网络向2个商业综合体延伸,覆盖商户289家,其中党员经营户23家,形成“15分钟党建服务圈”。设立“红色营商服务站”,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解读、证照代办、法律咨询等服务,实施“一企一案”,开展个性化跟踪记录与分析,积极促进企业间的供需精准匹配,推动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设立“党员示范商户”评比机制,推动诚信经营与消费纠纷调解前置化。今年以来,社区商户投诉率下降31%,新增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8%,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筑牢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强堡垒。

关爱新就业群体,把“流动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归属感弱”的特点,打造“暖‘新’驿站”,构建“服务—参与—激励”的闭环治理体系,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激发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暖‘新’驿站”提供饮水充电、避暑取暖等基础服务,并定期开展职业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帮助骑手提升职业技能、维护合法权益。此外,社区创新设立“先锋骑士”积分制度,骑手通过参与社区安全隐患排查、独居老人关爱配送等活动积累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体检服务、子女托管等福利。截至目前,已有多名骑手小哥积极报名担任“流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累计上报窨井盖破损、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27条,逐步构建起“以服务换服务、以融入促治理”的良性循环。

滋养精神文化,用“红色基因”绘就“幸福底色”。社区党支部创新精神文化服务模式,通过“红色文化+”分众化、沉浸式项目体系,打破传统文艺汇演的形式化困境,让红色教育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面向青少年开设“红色绘画员”培训营,将红色教育融入美育实践,通过情景剧编排、手绘故事地图等互动形式讲述革命先辈故事。为促进代际融合、弘扬优良家风,社区党支部推出“银龄携青苗”共建计划,组织退休党员与年轻家庭共同打造小区共享花园、传承家风故事:老党员负责种植指导、家风宣讲,年轻家庭承担日常养护,并开展“种植小能手”“最佳传承家庭”年度评选。建立“红色能量站”积分体系,将参与活动、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居民可凭积分兑换社区商铺优惠或公益服务优先权。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形成“红色故事有人讲、社区事务有人管、邻里困难有人帮”的良性互动,让社区治理既洋溢着生活烟火气,又浸润着红色文化魂。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