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王真真
为拧紧防汛“责任链”,提升辖区物业企业应急处置能力,5月13日,中牟新区大孟街道宝兴路社区邀请新区房管局联合剑影救援队组织辖区物业公司在万科兰乔圣菲小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这场“政府指导+社区统筹+物业主战+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的协同作战,为筑牢城市防汛安全网提供了生动范本。
演练前一周,社区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结合辖区地势低洼人员集中等特点,制定《防汛应急演练方案》。从预警响应机制到人员分工,从物资储备清单到疏散路线规划,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工作人员提前张贴通知、入户宣传,引导居民熟悉应急避险要点,一场“全民参与”的防汛备战悄然展开。
“叮铃铃——”
上午10时,防汛警报声打破社区宁静。演练总指挥宣布:“接气象部门预警,暴雨红色预警生效,辖区即将出现内涝险情!”各小组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预警监测组通过广播、微信群同步发布实时雨情,提醒居民关好门窗、避免外出同时做好地下车库车辆转移。
疏散引导组深入小区,搀扶老人、带领儿童沿指定路线向高处避险点转移。
抢险救援组携带沙袋、抽水机和救援船只赶往积水严重的地下车库,筑起1米高的临时防水墙。
医疗保障组设立临时救护点,为“擦伤居民”进行包扎、送上应急药品。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参演人员配合默契。当最后一名“受困群众”安全转移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场持续2小时的“暴雨突袭”,在多方协作中化险为夷。
演练结束后,社区召开总结会。总指挥说:“演练暴露了部分楼道应急灯损坏、年轻家庭防灾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短板,社区立即启动整改。
防汛是一场“持久战”,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唯有以“演”代“战”、以“练”强“防”,才能在风雨来袭时,成为居民最坚实的“避风港”。这场演练勾勒出基层治理的“安全底色”——它不仅是一次模拟,更是社区与居民共同编织的“生命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