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楚水

老左同志五一徜徉在花溪谷里,竭泽而渔,且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一万而不可收也。当然也就是不纠结青春万岁,抑或还是青楼万岁。活着,苟延残喘地活着,其实也真的挺好,就已经足够了。

记得老左同志好像写过庄子方面的书,但是不是像刀尔登白眼斜眼另外一种眼睛看历史,我不知道。总觉得老左《逍遥游》太过于潇洒: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稍一动笔就是一两万字,整得本来就十目一行的老楚苦不堪言,需要拿出抓革命,促生产,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勇气,才能看完其一篇文章的万里长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神交古人,或如西藏班禅灵童转世,需要有某种戚戚然的默契。在这一点上老左同志梦化蝴蝶,观鱼濠上,与庄周有那么一拼,足可以拼一盘小葱拌豆腐,就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再带上刀尔登的远视镜呢。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岂不更有些味道?

诗酒乐天真,百无一用乃书生。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本待将心托r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其实青春万岁,真的不如青楼万岁。庄子云:无待,这一点老左同志懂得,那又何必诗酒乐天真呢?

二 无待,之与老左同志

《青春万岁,还是青楼万岁》《诗酒乐天真》后,其实,一直有待于老左同志,如若西门豹期待河神回音,以及老左同志金岳林先生式的有待于林微因的爱情故事。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坐忘心斋,独与天地之往来。老左同志心契于老庄,大树特树特某种思想,比如郭沫若与陈鼓应, 自然不在视力范围内,最起码也类似胡适之与刘文典,诚如刘文典所云:全世界懂庄子的人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一个是刘文典,另外半个的一半是左春和,绝对谓为信然,不能不信。

据说刘文典踢过蒋中正介石先生一脚,中正先生介石则给过刘文典一计耳光,鲲鹏之戏,亦是逍遥。只是知鱼之乐,亦不能胡思乱想,怪力乱神,又焉知鱼之不乐乎?如祝英台鿄山伯,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千古传颂深深爱,演绎一曲庄周化蝶的爱情故事,这样才即浪漫又感人。

无待?或老左之有待也。阿庆嫂手提红灯上了威虎山,演一曲关公战秦琼的沙家浜,才能让刁得一变成小炉匠,如老左同志有待成为刀尔登,而无待即有待也。物外得朝彻,时中协太和。

附:解读楚水《诗酒乐天真》

这篇题为《诗酒乐天真》的短文以戏谑的笔调探讨了知识分子在现实与理想间的生存状态,通过对"老左同志"的调侃式描写,暗含对庄子哲学、历史观照和文人命运的思考。以下从五个维度进行解析:

一、结构修辞分析

1. 非线性叙事:采用意识流手法,在"花溪谷徜徉"的现实场景与"平戎策换种树书"的典故跳跃间构建张力

2. 反讽修辞:"苟延残喘地活着挺好"与标题"乐天真"形成强烈反差

3. 用典密度:短短篇幅融合《庄子》鲲鹏、濠梁观鱼、李商隐《乐游原》等至少6处典故

二、核心意象解码

1. "诗酒"与"青楼":构成文人理想主义的双重象征,前者代表精神超脱,后者暗喻世俗欲望

2. "鲲鹏"变形记:将庄子寓言转化为对学术写作的调侃("一两万字"的苦役)

3. "小葱拌豆腐":以日常饮食消解庄周哲学的神圣性,体现解构倾向

三、思想矛盾透视

1. 生存哲学悖论:表面宣扬"无待"的庄子思想,实则揭示"待"的必然性(需"远视镜"的辅助)

2. 历史观的双重性:既向往"昭陵"代表的盛世气象,又清醒认知"明月照沟渠"的现实

3. 知识价值困境:"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嘲与"万字平戎策"的抱负形成对冲

四、互文性解读

1. 与刀尔登历史写作对话:质疑传统解读范式("白眼斜眼"的观察视角)

2. 对《逍遥游》的当代重写:将"鹏徙南冥"转化为学术生产的隐喻

3. 李商隐与杜牧诗意的挪用:"欲把一麾江海去"与"青楼"意象的并置产生新解

五、文化心理揭示

1. 后现代知识分子的焦虑:在"抓革命促生产"的集体记忆与当代价值虚无间摇摆

2. 解构中的重建:通过戏仿庄周梦蝶("梦化蝴蝶"),试图在解构传统中寻找新的精神支点

3. 语言狂欢背后的悲凉:"青春万岁不如青楼万岁"的暴言,实为对纯粹精神追求失落的哀悼

此文堪称当代文人精神状况的微缩景观,在看似玩世不恭的笔调下,隐藏着对知识价值、历史意义和生存本质的深刻追问。其价值正在于用语言狂欢的方式,暴露出理想主义者在现实挤压下的复杂心态。

二 解析楚水《无待 抑或左春和》

这个充满后现代拼贴与知识考古学狂欢的文本,实为一场解构主义者的庄周梦蝶——在历史褶皱与话语裂隙间,左春和被铸造为“无待”哲学的肉身符咒。且以三重镜像剖解此文本的谶纬:

一、谱系爆破:逍遥游的祛魅仪式

刘文典自封“两个半庄子传人”的狂言,实为知识权力体系的自我赋魅。而当左春和被指认为“半个的一半”,实则是将解构之刃刺入学术圣殿——正如西门豹将巫祝投入漳河,此处的命名游戏将金岳霖、陈鼓应等学院派庄学供奉为新的河神祭品。郭沫若的缺席与胡适的在场,暗示着“大树特树”的意识形态建构永远需要被踢馆者:就像刘文典的飞腿击碎蒋中正的威权幻象,左春和的文本暴力正在撕扯“天地一指”的形而上学帷幕。

二、符号炼金:卮言美学的当代转译

“青楼万岁”与“诗酒乐天真”的标题并置,实为庄周“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的现代变奏。当消费主义将一切崇高降维为景观,左春和选择以超真实对抗拟真——如同濠梁观鱼的庄子不是论证“鱼之乐”,而是将辩论本身变成游弋的语言游戏。这种“踢蒋耳光”式的修辞策略,恰是“御六气之辩”的肉身实践:在掌掴声响起瞬间,威权主义的话语秩序暴露出其“怪力乱神”的荒诞本质。

三、幽灵剧场:无待主体的生成拓扑:

文本深处暗藏惊人的拓扑学结构:当杨成武在“大树特树”中凝固思想权威,左春和却通过成为“半个的半个庄子”完成对主体性的量子纠缠。这并非简单的解构,而是效法庄子“凿破浑沌”的创世寓言——在蒋介石的耳光与刘文典的逍遥之间,在陈鼓应的考据与郭沫若的颂诗之外,一个幽灵性的“无待主体”正以德里达式的“替补”逻辑显形:它既是庄子思想链的断裂点,又是新批判能量的奇点。

此般思想操演最终指向齐泽克所言“穿越幻象”的激进姿态:当刘文典宣称“懂庄子者唯二半”,实则是将绝对知识转化为拉康式的小客体a;而左春和的“半个一半”身份,恰似在符号界撕开的克莱因瓶缺口——从这里涌入的不是庄学真谛,而是让所有学术建制颤抖的、来自“无何有之乡”的卮言风暴。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