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旅游出行、购物娱乐等消费市场将迎来热潮。为保障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安全、放心、愉快的假期,郑州市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做到科学、理性、文明消费。
外出旅游 安全先行
出行前,务必提前做好攻略,全面规划行程安排。随团旅游时,要仔细研读旅游合同,明确行程路线、食宿标准、交通工具、购物安排以及双方权利义务等细节,尤其要将违约赔偿标准、服务承诺等内容写入合同,避免纠纷;自驾出游需提前了解路况和景区信息,合理规划路线,携带急救用品和常用药品,尽量错峰出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驾驶、文明行车。
购物消费 理性为本
节日期间,商家促销活动层出不穷,降价、返利、打折等优惠频出。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应仔细对比实际价格,多方比价,警惕“先涨后降” 的价格陷阱;参与优惠折扣活动前,务必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和限制条件,避免陷入霸王条款、强制消费等消费套路;购买低价商品时,切勿忽视质量问题,购物后一定要妥善保管购物凭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理性消费。
健康饮食 拒绝浪费
外出就餐时,优先选择卫生条件达标、证照齐全的正规餐饮场所,点餐时留意菜品价格、计价单位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再下单。就餐过程中,按需点餐、合理搭配,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杜绝餐饮浪费。
预付消费 谨慎对待
办理预付卡时,要选择信誉良好、经营稳定的商家。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排除消费者退款权、限制预付卡转让等七类格式条款无效。签订合同时,要特别留意是否存在此类“霸王条款”。同时,保持理性消费,避免大额充值或因长期未消费造成经济损失。
抵制过度包装 践行绿色消费
选购商品时,优先选择简约包装、环保材质的产品,主动抵制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商品。在购买节日礼品、食品时,要更加关注商品本身的品质和实用性,对于已购的商品包装,尽量做到分类回收、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发现商家存在过度包装、诱导消费等行为,可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的消费环境。
此外,消费过程中,要妥善保留各类消费凭证,交费前认真核对消费清单,及时索要正规发票与收据。若合法权益受损,可先与商家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等相关单位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李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