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李颖颖 阴金华


 “一张证明跑断腿”的烦恼,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文化广场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彻底化解,近日,商户因营业执照办理新规陷入困境,却在专属网格的主动作为中迎来转机。这场从“政策梗阻”到“暖心服务”的转变,不仅让商户们竖起大拇指,更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样本。

“做了十几年生意,头一回被一张房产证难住。”今年起,营业执照办理执行新规,要求提供产权证明(房产证),而此前仅凭租赁合同即可办理,但不少商家仅有土地证,无法满足要求,政策调整带来的“办证难”问题成为横在眼前的“拦路虎”。

“不是不想办,是真没法办。”商户们无奈地发现,手中的土地证无法替代房产证,而社区受限于规定不能开具证明,传统流程中“逐户跑办事处盖章”的模式更是让小微企业苦不堪言。眼看会展旺季临近,商户的开业计划被迫搁置,焦虑情绪在商圈里蔓延。

“商户的生计等不起,必须和时间赛跑。”网格人员一头扎进难题中,带着“土地证为何不能替代房产证”“能否通过其他证明链补全材料”等问题,往返于市场监管局、办事处、物业公司之间。

经过多方协调,制定了一套“物业+楼宇经济科+办事处”的三级联动方案,由物业出具场地权属和租赁关系证明,如意湖办事处楼宇经济科审核后统一开具合规证明,替代商户逐个申请的繁琐流程。“就像搭积木,把分散的责任链串起来,既能符合政策要求,又能让商户少跑腿。”

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网格长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营商环境优化。针对新入驻商户,他们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安全体检”,逐户排查线路外漏、燃气隐患,推动“气改电”改造。餐饮商户将全部完成电气线路升级,明火灶台被电磁炉取代,安全系数大幅提升。

片区角落的公共卫生间曾是“老大难”问题,因产权归属模糊、维护费用无着落,厕所长期门锁紧闭,游客投诉不断。网格牵头,说服新地块商业体承担50%翻新费用,物业负责日常保洁,周边商户按经营面积分摊维护成本。改造资金很快到位,破损的瓷砖、漏水的龙头也将焕然一新,并会每天都有专人打扫确保日后的维护及卫生。

这场“办证攻坚战”,意外成为基层治理的“教科书”。周边商务区的网格负责人纷纷前来取经,“其实秘诀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当成商户的‘合伙人’。”网格团队建立了“需求收集,分级响应,闭环反馈”机制,商户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对口负责人,问题解决进度实时更新在微信群里。这种“有温度的治理”赢得了商户信任。

如今,漫步CBD文化会展专属网格,商户们见面时多了句问候:“有困难,找网格!”这句朴素的评价,正是对基层治理创新最生动的注脚。

从“办证难”到“办事易”,变的是流程,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当网格成为连接政策与民生的“毛细血管”,那些曾经看似棘手的基层难题,正在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中悄然化解。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力量: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民忧,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在阳光下安心生长。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