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王朝锋


2025年4月19日上午,登封法院刑事审判庭郝宇峰法官携团队干警走进迎仙阁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远离非法集资,守护群众钱袋子”主题普法活动。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近百名居民热情参与。法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以及现场发放宣传彩页等多元化形式,生动揭露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帮助群众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守好“钱袋子”。真实案例敲警钟:“高收益”背后暗藏陷阱“郝法官,最近有人天天上门推荐养老项目,说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稳赚买卖’,我身边不少邻居都投了钱,您看这靠谱吗?”

活动现场,一位居民的急切提问引发了众人关注。 郝法官结合审判实务中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某养老机构曾以“投资10万享月返2000元,免费入住公寓”为噱头吸引老年人投资,结果半年后负责人卷款跑路,参与者血本无归。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回报往往伴随高风险!”郝法官一针见血地指出。 此外,他还分享了年轻投资者李某的遭遇:李某轻信“虚拟货币月赚30%”的虚假宣传,将20万元积蓄投入某平台,结果平台突然关闭,资金无法追回。“这些骗局常披着‘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概念的外衣,实为非法敛财!”郝法官提醒道。

互动普法授“三招”:识破骗局有妙招“如果有人承诺‘稳赚不赔’,能不能信?”面对郝法官的提问,居民们异口同声:“不能!”郝法官顺势总结:“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宣称‘保本高息’的多为骗局!” 如何快速识别非法集资?郝法官现场传授“防骗三招”: 1. 查资质: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核实机构是否持牌,警惕无证经营;2. 看对象:若对方专盯老年人或通过熟人拉拢“入伙”,务必提高警惕; 3. 防套路:谨防“免费礼品”“专家讲座”等诱饵,勿因小利痛失本金。

情景模拟现“演技”:居民化身“反诈达人”活动中,法院干警化身“理财经理”,向居民推销“年化收益50%”的虚假项目。几位现场听众当场戳穿骗局:“这么高的利息,肯定是陷阱!”“超过银行利率4倍的承诺,绝对不靠谱!”郝法官竖起大拇指点赞:“大家记住,反常的高息就是风险信号!”  法官提醒:守住钱袋子,牢记三原则1. 不贪高息:理性看待收益,警惕“稳赚不赔”话术; 2. 多问家人:大额投资前务必与子女、亲友商议; 3. 及时举报:发现可疑线索,立即拨打12345或报警。

“以前总觉得骗局离自己很远,今天才发现陷阱就在身边!”活动结束后,居民们感慨不已,纷纷扫码关注登封法院微信公众号并留存法官联系方式,表示要“多学法、守好钱”。 今后,登封法院将持续开展“送法进社区”系列活动,以更鲜活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助力群众筑牢财产安全防线,守护好每一分血汗钱。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