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夏路
出品丨鳌头财经
真零酸奶,作为近年来健康饮品市场的佼佼者,凭借其“零添加蔗糖、零添加代糖、零乳糖”的独特卖点,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预包装食品新国标的出台,真零酸奶的品牌名称“真零”却陷入了商标争议。
据了解,悠纯乳业曾申请“真零”“真零配方”“零”“糖也没了”等商标,截至目前,仅“真零”字样商标成功注册。
真零酸奶陷“真零”争议,不仅暴露了母公司悠纯乳业在商标命名、产品质量控制、售后服务、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整个酸奶行业敲响了警钟。作为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悠纯乳业应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健康的酸奶产品。
“真零”商标争议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对食品标签标示要求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新国标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绝对化用语。
真零酸奶上市以来,便以其“零添加糖”的健康理念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尽管新规尚未正式生效,但真零酸奶的品牌名称“真零”已直接触及了这一敏感点,可能误导消费者认为其产品完全不含任何添加剂。
事实上,真零酸奶的配料表确实显示主要成分为生牛乳和乳酸菌,未添加蔗糖、代糖和乳糖。然而,消费者指出,食品中的糖分来源多样,即便未添加蔗糖和代糖,食品本身也可能含有天然糖分或其他甜味物质。因此,“零添加”的宣传可能过于绝对,存在误导之嫌。
有观点认为,真零酸奶的品牌名称可能误导消费者。然而,真零酸奶方面表示,“真零”为品牌名称,产品确实零添加糖,并强调对添加剂的零容忍态度。真零酸奶曾申请“真零”“真零配方”“零”“糖也没了”等商标,目前已注册一个“真零”字样商标。
真零酸奶在宣传中还强调了产品的其他益处,如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然而,这些宣传内容引发市场对其是否过度夸大健康益处的质疑。
真零酸奶的品质也时常受到消费者投诉,如质地不稳定、搅拌后无法成型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例如,有消费者表示收到的真零酸奶像豆腐渣一样,粗糙颗粒感明显,与宣传的顺滑口感相去甚远。
此外,真零酸奶的运输和储存问题备受诟病。有消费者指出,在炎热的天气下,真零酸奶的运输并未采用冷链送货,导致产品到货时冰袋已不冰,干冰也已消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真零酸奶的售后服务表现也令人失望。有消费者反映,在寻求售后客服帮助时,客服人员态度冷漠,处理效率低下,甚至拒绝退款或换货。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真零酸奶的不满和失望。
悠纯乳业频触监管红线
作为真零酸奶的母公司,悠纯乳业也面临着合规经营、产品质量和内部管理等多重危机。
近年来,悠纯乳业在合规经营方面屡遭质疑,多次触碰监管红线。据相关监管部门公开信息显示,悠纯乳业因“将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发布虚假广告”“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等违规行为多次受到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悠纯乳业在违规受罚后并未能吸取教训,反而继续频繁出现违规行为。不仅暴露了其在合规经营方面的短板,也反映了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缺失和合规意识的淡薄。
除了合规经营问题外,悠纯乳业旗下产品质量也频频遭到消费者质疑。在黑猫投诉和一些社交平台上,有消费者反映购买的酸奶等产品存在变质、售卖临期产品、售后态度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产品的出现,让消费者对悠纯乳业的产品质量产生了严重怀疑,进一步加剧了其信任危机。
一位长期观察快消产品的业内研究人士对鳌头财经表示,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悠纯乳业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危机。首先,悠纯乳业应对真零酸奶的商标命名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产品名称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悠纯乳业应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和反馈机制,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此外,悠纯乳业还应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建立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的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和投诉。
业内认为,悠纯乳业当前的困境不仅是对其过去管理不善和合规意识淡薄的惩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一次严峻考验。

鳌头财经
鳌头财经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