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传承工作委员会、金丹药业联合主办的《金丹女科基层医生培养计划》在开封隆重启动。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400名基层妇科医师齐聚八朝古都,通过“理论+实操+数字赋能”的立体化培训,破解基层妇科诊疗难题,标志着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迈入"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新阶段。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实践,本次计划突破传统政府主导模式,由国家级行业协会统筹资源、龙头药企提供支撑、三甲医院专家团队授课,形成“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企业助力、专家赋能”的创新机制。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执行会长苏佳闻指出:“基层医疗短板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我们联合金丹药业等爱心企业,就是要将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健康惠民工程深度融合,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

金丹药业负责人康乐表示:“企业既是中医药产业的经营者,更是文化传承的践行者。我们召开全年的基层医生培训计划就是要让基层医生‘带着智慧回到诊室’,让妇科诊疗更精准、更便捷。”

作为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本次计划将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基层医疗需求精准对接,将名医学术经验转化为基层可复制的诊疗方案,推动“验方变标准、经验变规范”。开创“药企反哺医疗、行业协会搭台”的新模式,金丹药业不仅承担培训经费,更将研发的AI诊疗系统、中药颗粒剂生产线向基层医院开放,形成“产业反哺医疗、医疗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为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创新范式。预计三年内在全国建成500个标准化妇科诊室,培养2000名“能中会西”的基层妇科骨干,直接惠及300万农村妇女,为破解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提供“河南样本”。

现场基层医生代表则表示:以前遇到复杂病例只能建议转诊,现在学习了这些有效技术和诊断技巧,我们能在基层完成80%的妇科常见病诊疗,乡亲们再也不用跑几十公里去县城了!

据悉,随着“金丹女科”模式的推进,河南省将形成“县有中医妇科名医、乡有标准化诊室、村有中西医结合防治网络”的基层妇科诊疗体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透露,该计划未来将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工程”,向西部12省份推广,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健康目标,让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在基层绽放新光彩。

来源:微视河南 张艺

编辑:王世林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