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基本事实是:

在酒店机器人赛道,云迹科技已经是一家独大。但是,我国酒店渠道依然有很大增长空间;

云迹科技还没走出亏损怪圈,而现金流已经很紧张。上市是一场必须成功的战役;

云迹面临的难题,是整个机器人赛道商业化都在面临的难题。

01

酒店机器人赛道是否值得深耕?

36000台机器人同时在线,服务超30000家酒店及100家医院——云迹科技即便已经占据我国和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市场份额的12%和9%,但依然无法摆脱亏损的难题。

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还是酒店赛道的问题?

简单来看,2024年,云迹科技实现营收2.45亿元。其中有83%的收入源自酒店场景。而在2023年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主要参与者排名(以收入计)中,云迹科技的市占率为12.2%,稳坐该赛道的第一把交椅。

虽然贵为细分赛道头部,但其话语权远不及餐饮渠道的擎朗智能。

根据IDC报告,送餐机器人龙头企业擎朗智能,2022年在中国餐饮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中占比高达60.4%。

▊ IDC中国

要知道,在我国商用机器人产品市场份额中,餐饮配送、酒店配送、商用清洁机器人是市场出货量前三产品。

60.4%VS12.2%,意味着云迹科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很多机器人企业都有掘金酒店赛道的市场空间。

当下,云迹科技服务的酒店客户超30000家,但与我国37万家的酒店总量相比,依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表明,未来整个酒店赛道还有很大增量可挖。

云迹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按2023年末提供服务的设施数量乘以其于该年度在机器人服务智能体软件上的潜在采购需求计算,2023年中国不同场景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的总目标市场规模约为9803亿元,酒店约占4500元,包括硬件需求的4035亿元和软件需求的465亿元。

而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市场规模(以收入计),由2019年的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1亿元,预计到2028年达到36亿元。

不难看出,在国内商用机器人赛道,酒店依然是一条优质的商业化赛道。

不过,蛋糕就在那里,谁能切走就得各显神通了。

遗憾的是,即便贵为行业头部,云迹科技依然没有摆脱市场亏损。在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亏损8.15亿元。

显然,这是一门烧钱的生意。

02

云迹科技的处境

对于具象的个体来说,云迹科技在酒店机器人赛道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第一个是现金流问题。

在此前,云迹科技获得8轮共计12亿元的融资,诸多投资机构期待该公司能够跑通酒店机器人的商业化模型。

截至到现在,云迹科技没有实现自我造血,没有能够走出亏损怪圈。并且,自2022年之后,云迹科技未获得任何融资。

整体来看,云迹科技的现金流并不富裕。截至2025年1月31日,云迹科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亿元。

要知道,云迹科技在2024年的三项费用支出总额就达到了1.7亿元。1.31亿元多少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另外,截至2024年底,云迹科技的流动资产为4.29亿元,流动负债为20.1亿元,流动比例仅为0.2。

钱紧就会影响企业的花钱动作。

云迹科技研发支出可占总收入的4成(2022年),现在开始减少,2024年的比例已经跌至23.4%。同时,销售及营销开支也由2022年的64.2%降至2024年的23.8%。

对于一个高度依赖自研的高科技领域来说,这种迹象算不上一个好消息。

第二个是酒店机器人的竞争激烈程度。

这是云迹科技不能回避的主要问题之一。

送餐机器人龙头企业擎朗智能已经开始布局酒店场景,另外还有很多具身智能赛道头部玩家也在入局这一细分赛道,竞争加剧不可避免。

这从云迹科技的产品售价也能看出一二。

云迹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的价格,由2021年的2w-4w下降至2023年的1.7w-3.4w。降价原因就包括激烈的市场竞争。

具体到云迹身上,其二代产品“格格”系列,平均售价由2022年的2.68w降至2024年的2.09w。YJ-万物工具仓模块平均售价由2022年的1.41w降至2024年的0.96w。

第三是资本的耐心。

8轮12亿融资中,云迹科技的股东中囤积了阿里、腾讯等超30家机构。最早一笔融资可追溯到2015年前后。

▊ 云迹科技招股书

《酒管财经》注意到,在此期间,偶有机构退出,但是大部分投资者选择伴随云迹科技成长。

只是,这种陪伴往往附加着诸多条款。

云迹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根据补充协议,若18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投资者将恢复赎回权,云迹科技则面临18.7亿元赎回负债。

不过,只要云迹科技成功上市,此类负债就会转化成权益,对该公司的现金流等方面不会构成实质压力。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卡在了上市这个关键节点上。

03

如果不赚钱,细分赛道的冠军便不值一提

对于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国内依然处于摸索中。很多企业和品牌目前还处于“空间换时间”“以价换量”的阶段。

盈利,永远都是机器人行业头顶上最大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云迹科技而言,亟需扩大自身市场份额和销售量。每年销售不足万台的机器人,显然不足以支撑其商业版图。

云迹科技作为酒店场景的龙头老大,理应亟需深耕这一细分赛道,亟需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伴随着酒店数智化浪潮的推进,酒店机器人的需求势必会进一步提升。并且,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已经适应在酒店中享受机器人的服务。

《酒管财经》认为,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的市占率还远远不够,需要用更加丰富的产品线,覆盖多个价格带,满足不同单房造价的酒店客户群体。

另外,云迹科技还需将眼光扩展到酒店场景之外,向更多细分市场布局。目前,云迹科技开始向医院、工厂、楼宇等场景涉足。其医院客户约有100多家。

《酒管财经》认为,在未找到更加高效的商业化路径之前,企业不应过分专注某一细分市场。在贴好自身标签之余,尽可能扩大业务范围,才能在不断调整中获得成长。

这种打法在擎朗智能身上已有体现。作为餐饮场景的头部企业,其已经进入酒店场景,尝试切割这一赛道的市场蛋糕。

坦言之,不同场景对于机器人的功能使用不尽相同,但是其技术底座基本保持相通,云迹科技需要尽快让产品适应更多复杂场景,输出更具竞争力的服务。

如果回望整个机器人赛道,上市在这两年成为关键词之一。

2023年底,优必选成功登陆港股,市值一度突破400亿;2024年,越疆科技也登陆港交所,其从工业场景延伸到商务和家庭服务场景,市值在250亿浮动。

早在多年前,云迹科技创始人支涛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我是理工女,从小就非常喜欢机器人,希望有一个机器人跟我陪伴,帮我完成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像哆啦A梦那样子。”

那么,她一手打造的这家高精尖的机器人企业,能否继续帮她完成上市任务,依然值得行业关注。

END.

统筹 | 劳殿 编辑 | 阿渲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