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连禾 ,编辑:贾乐乐
用户不会为技术付费,但会为“离不开的生产力”买单。
3月19日,金山办公(688111.SH)公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1.21亿元,同比增长12.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24.84%。
对于一家办公软件公司来说,这是一份相当亮眼的财报。毕竟,我国在线办公用户人数已趋于饱和状态。金山办公仍然能够得到两位数的增长,属实难得。
但另一个数字——WPS AI月度活跃用户突破1968万,让“金山办公营收利润双增”显得似乎不那么“亮眼”了。
本质上,这是两种估值模型的较量——一种计算财报上的现在,一种押注AI用户池的未来。当金山办公用AI重新定义用户的付费逻辑,金山办公本身的商业潜力也被打开了。
一、靠什么增长?
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对金山办公最熟悉的产品就是其C端产品WPS个人版。
这部分业务一直是金山办公的基本盘,贡献了超过六成的营收。作为根基业务,其C端产品在2024年贡献营收32.83亿元,同比增长18%。
换句话说,想要在个人业务上拿更多的营收,核心突破点是如何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如何将免费用户池的潜在商业价值转化为可落地的订阅收入增速。
金山办公给出的答案是,靠AI。
AI增强了C端用户和B端用户的产品粘性和付费意愿。AI写作助手、阅读助手等增值服务拉动付费用户增至4170万,同比增长17.49%。
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因为新出现的AI增值服务,而选择了成为WPS的付费会员。
要知道,2024年并非AI应用实现闭环落地的大年,20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出圈,AI才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所以,这个成绩可圈可点,并且完全可以期待2025年AI用户的渗透率和增速。
如果说WPS个人是金山办公的基本盘,那么B端业务WPS 365就是金山办公的增长点。 作为独立科目首次亮相财报,营收为4.37亿,同比增长149%。
B端业务增长的原因同样归因于AI驱动。
B端业务的核心是能不能一次把所有事都搞定。文档创作,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协作,员工之间的即时通讯,以及数据资产的管理。
WPS 365的卖点之一就是统一工具、统一协作、统一管理。而AI将文档处理、协作系统深度融合后,这一卖点得到了更多企业用户的认可。
WPS 365内置的WPS AI企业版除了支持文档扩写、润色、总结、公式生成等功能,同时覆盖考勤、合同分析、销售数据统计等。
用户也可在同一界面无缝切换文档编辑、即时通讯、视频会议,支持边写边沟通,甚至可以直接在邮件或OA系统中调用AI功能,减少跨平台操作。此外,企业如果想切换大模型了,可根据需求一键切换模型,无需自行对接调试。
相较个人,企业是更理性的买家。一旦能够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企业客户的付费意愿是非常高的。
AI驱动的定制化服务也因此吸引了多个行业头部客户,包括华润集团、中国中铁、海尔等,覆盖金融、制造、教育等领域。
二、AI才是真正的增长新引擎
金山办公能够很快实现AI的商业化变现,很重要的原因是金山办公在科技方面的长线投入。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金山办公的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长期保持在30%以上,员工中也有三分之二是研发岗。其中,2024年金山办公研发投入16.96亿元,占营收的33%,研发人员占比67%。
这些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主要流向AI相关领域,包括自研政务大模型、多模态文档解析引擎以及适配鸿蒙系统的底层架构改造。
这三组数据的交叉验证表明,金山办公如今已经是一家AI公司。
金山办公的AI战略路线异常清晰、专注,因为它有天然的应用场景。不参与通用大模型的军备竞赛,而是依托6.32亿月活用户的办公需求,打造“最懂办公的AI”。
将AI能力“无缝”植入用户操作流。比如用户用WPS写一篇汇报材料的话,写到一半卡壳了,可以直接点“AI续写”。用户甚至不需要把这些文字复制到DeepSeek、豆包的界面里就可以直接帮助续写出一段话。
或者说用户觉得写得不够正式,或者不够活泼,直接点击对应选项就可以,用户也甚至不需要去输入任何提示词(prompt)。
这种懒人式操作,极大降低了用户对AI功能的使用门槛。不需要改变使用习惯,也能沉浸式体验WPS AI带来的显著提效。
用户行为数据的积累也会触发飞轮效应。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如果AI帮助用户形成自己的专属数据库,那么用户迁移成本会大大提高,自然就会持续付费。
所谓的用户黏性,就是指用户离开的代价和成本都远远高于用户付出的订阅费用,而当产品进化成用户离不开割舍不下的“数字器官”时,商业转化自然水到渠成。
比如金山办公已经内测的个人知识库产品,和行业中的众多知识库对比,可实现“写、存、管、用”一体的闭环,场景相对完整。一体化的体验,对用户价值非常大。
如今,当用户打开WPS时,他获得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表格/演示工具,而是一个企业知识库的智能入口,一个政务流程的数字化枢纽以及一个个人职业发展的数据档案馆。
通过持续加码AI技术投入,金山办公正重构用户付费逻辑:过往对基础功能订阅持谨慎态度的用户群体,在AI增值服务驱动下付费转化率显著提升。
三、重新估值
WPS从一个传统的办公软件到一个办公基座。AI带来的这种极高的用户黏性不仅仅是付费用户不断增长,还有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是销售费用也在大幅降低。
哪怕不需要投广告,用户都会主动付费了。
金山办公在投资者调研时提到,这2000万左右的AI付费用户,是在几乎没有主动推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数据也支撑这一点:和2023年相比,2024年金山办公的销售费用率下降了1.87个百分点。
用户越付费,就越愿意付费。这种能力延展性正是撬动估值跃升的关键。
科技行业的历史证明,所有成功突围的企业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用户是否因技术不可逆地改变了行为?
对现在的金山办公来说,这是很明显的答案。一旦在WPS 文档里用过AI改写,AI润色,让AI生成大纲,在WPS 表格里用过AI公式,用户就很难回去了。
而且,金山办公在持续地扩宽AI的场景,比如以往用户使用的AI功能主要集中在文字生成、PPT设计以及数据分析等功能。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现在金山正着重提升表格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用户数据分析和BI技术需求。
传统办公软件的付费功能,往往只是解锁一些诸如新字体或者将PDF转化为Word这样低频使用的功能。然而,借助AI技术,用户现在可以直接从原本需要亲自完成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好用的AI对于用户来说,就相当于雇佣了一个成本极低但好用的劳动力。这个时候,AI会员费就显得超值了。
第二,资本市场是否因此调整了估值标尺?
面对其6.32亿月活用户、1968万AI使用量及政企客户高增长,当这些用户开始贡献额外付费时,单一估值模型已无法准确捕捉其价值潜力。
如果按照市盈率法,金山办公应该用AI的PE倍数来估值而非传统软件。
如果按照用户价值法来估值,随着用户个人数据的沉淀,因为AI的介入,无论是付费人数还是付费意愿都可能是指数型增长。
如果按照自由现金流折现(DCF)来估值,因为AI的介入,参数设定存在挑战。永续增长率因为AI驱动+付费用户渗透,会提升,而AI技术红利释放周期较长,高速增长期也应该有所延长,而非常规的5年。
至于市销率法(P/S),那么也应该拆分计算,并且要考虑到AI提升了收入的增长空间,毕竟和微软Copilot比起来,金山办公的ARPU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之,这种“AI能力+规模用户+商业转化”的组合,形成了对估值的乘数效应,资本市场需要重新考虑一下金山办公的合理估值。

市值榜
市值榜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