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市场情绪大起大落之际,业绩确定性的含金量大概率都会被进一步释放。
日前,白的龙头美的集团绩后次日,其股价高开6%以上,截至发稿前涨4.65%。根据财报内容,全年该公司营收规模、经营利润双双再创新高。
同时还以高分红叩响了家电企业财报季的序幕,美的末期息每10股派35元,分红率水平提升至近70%;并宣布,拟50亿元至100亿元回购股份,其中70%及以上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股东回报水平再攀高峰,龙头底蕴尽显。
基于此情此景,不少机构投资者再次强调业绩确定性在当下的可投资性。
此外值得讨论的是,时至今日,美的与小米业务重叠部分逐步增多,尤其是小米集团在智能家电垂直领域的不断扩张,已然对美的的传统家电业务构成挑战。对此,美的在2024年彻底清仓手中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合计套现近20亿元。
同时管理层进一步指出2025年,美的要坚定落实“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的经营思路。那么,2025年美的具体将如何“自我颠覆”?
美的:营收、盈利、现金流,三高奏响“丰收曲”
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4091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14.3%,均创历史新高。
分业务看,智能家居业务贡献2695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66.2%,同比增长9.4%;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增速最快,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20.6%,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营收再创新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公司盈利能力也再攀新高。财报显示,2024年美的净利润达385.37亿元,同比增长14.29%,增速上一年增长了近2个点。对应,盈利指标上也明显提升,全年公司毛利率从25.5%提升至26.2%,净利率由9%增至9.5%,主要得益于高端化战略与供应链优化。
例如,COLMO和东芝双高端品牌零售额同比增长超45%,高端产品毛利率较普通产品高8-10个百分点。此外,美的通过数字化改造和灯塔工厂建设,生产效率提升30%,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强劲的经营能力背后,2024全年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继续维持600亿元水平线,达达605亿元,并创下历史新高。
全年,公司在营收、盈利、流动性三个维度再度实现了历史新高。对此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坚定贯彻“全价值链运营提效,结构性增长升级”的经营原则,在新周期下强大的经营韧性和持续发展潜力。
基本面尽显龙头实力的同时,龙头格局也没有落后。
强劲且健康可持续的资金实力支撑下,2024年报显示,美的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35元,现金分红金额达267亿元,较上年度份额金额高出近30%,分红金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近70%,较23年提升了8个点。
此外,美的计划以自有资金50-100亿元回购股份,其中70%以上将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若按上限实施,美的累计回购金额将突破370亿元,再加上自2013年在A股上市以来累计超1340亿元的分红金额。这无疑将强化美的“大钱大方”的形象,并且去年9月美的刚刚登上港股主板,此举必然会进一步向偏爱长期投资分红收益的知名机构投资者释放吸引力。
龙头格局尽显,美的对股东“出手大方”
值得复盘的是,自2010年首次跻身“千亿元俱乐部”之后,美的用了7年时间再创1000亿元增量市值,但是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2025年美的集团经营管理年会上说到,翻越山峰的目的不是停在山顶,而是让我们看到山峰后面另外一条道路的存在,是看到山峰后面有无限的可能性。
为此亮眼的业绩背后,是美的集团在2024年加速推进“ToB+ToC”双轮驱动,以及业务多元化战略。
面向C端,美的以OBM(自有品牌)优先战略,全年自有品牌继续在中国市场全面推进落实“数一”战略的同时,通过本土化供应链和渠道建设在多个国家和多个家电品类均取得市场突破。
包括家用空调在巴西、埃及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第一,美的系冰箱在马来西亚、沙特、智利等国家取得市场份额第一,在越南、泰国等国家提升至市场份额第二;美的系洗衣机在马来西亚和沙特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第一和第二;美的系微波炉在日本、泰国、越南市场份额排第一;北美高端厨电销量翻倍。
欧睿数据显示,美的成为2024年全球智能家电销量第一的品牌;智能家居业务收入规模达到2695亿元。其中,自主品牌(东芝、Comfee)收入占比已达智能家居海外业务43%,产品出口至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
同时,至于B端更是实现了突破性增长。
2024年,美的借助已建立规模快速增长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B端业务2024年收入达到104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0年的18.5%提升至25.5%,同样达成历史新高。
在新能源与工业技术领域,2024年美的通过收购瑞士Carbonia气候部门,强化欧洲市场竞争力;科陆电子发布搭载交直流一体化领先技术的新一代储能系统Aqua-C2.5,在北美及南美等地签约超1.6GWh;合康新能更是实现爆发式的增长,营收增长了220%;最终全年美的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6%,车用热管理模组打入比亚迪、理想等供应链,绿色能源业务覆盖超10万家庭。
机器人及自动化方向,美的旗下库卡,作为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提升至22%,虽然受行业周期影响整体收入同比下降7.6%,但公司通过推出高扭矩谐波减速机等新产品,加速布局智能制造。
2024年,库卡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推出针对细分赛道且性能更佳的新产品。据MIR睿工业统计数据,2024年库卡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市场销量份额也稳步提升,至8.2%左右,继续稳居TOP4,同时库卡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市场销售额份额也提升至15%。
《中央空调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美的国内离心机产品市场占有率突破15%,位居国内品牌首位。
基于这一系列的发展,中信建投指出,美的集团借助国补红利实现内销业绩稳健增长,彰显龙头深厚底蕴;同时依靠较强的制造能力与跨国合作底蕴,出口高增速维持。展望未来,全球家电市场广阔,作为综合竞争能力排名前列的白电龙头,美的份额有望持续向上突破,驱动经营业绩进一步增长。
天风证券也指出,美的集团在白电业务上龙头优势明显,各业务条线发展逻辑清晰。其中家电业务,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拉动需求,发力COLMO+东芝双高端品牌优化盈利,25年海外OBM业务占比有望提升;同时,ToB业务趋势改善,各业务逐步突破并强化跨产品事业部横向协同,有望伴随规模扩张并逐步优化盈利能力。该行预计未来三年公司盈利将稳步持续创新高。
智能家电战场风云:美的、小米“兵戎相见”?
同财报数据一样被市场重点聚焦的是,去年美的彻底清仓了手中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此消息一出瞬间引来大量目光。
美的集团持有小米股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两家之间的资本纽带始于 2015 年,双方曾在智能家居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美的最早是在2020年起逐步减持小米股票,截至2024年财报发布后,美的已完全退出小米股东行列,累计套现金额达18.36亿元,投资回报率超44%。这一决策背后,既有财务投资的理性考量,也反映出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事实上,随着智能化技术加速向产品端渗透,近几年家电产业竞争态势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双发的合作驱动下,自2020年起小米集团加速布局白电领域,2024 年空调出货量突破680万台,同比增长50%,冰箱、洗衣机销量分别增超30%、45%,直接冲击美的在传统家电市场的份额。
更重要的是,按照小米集团2024年正式启动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智能家电业务必然也将被更高的战略层次。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最新财报会议上,小米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曾透露,目前小米“人车家全生态”闭环的协同效应才刚刚开始呈现,在围绕家居场景的IoT业务上,卢伟冰指出大家电业务在2024年实现超过50%的增速,他希望2025年这一表现得以保持,今年开始小米空调业务已经在对标大金空调。
情况与之类似的还有同样向智能电视等领域延伸的华为终端。显然,随着智能生态成为一种新的高端生态态度后,未来传统家电制造巨头正在全新挑战。
因此持续清仓小米不仅是消除了潜在的利益冲突,更释放了近20亿的资金用于核心业务升级。年报显示,美的2024年研发投入达 162.33 亿元,同比增长 11.31%,重点投向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显示出聚焦主业的战略决心。
正如面对美的集团在财报中所言,“惊涛拍岸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撕裂固有认知茧房,敢于创新、探索和尝试,才可能以美的自身变革创新的小周期来应对宏观环境的大周期。”
为此,美的提出今年要坚决“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值得期待的是,作为一家颇具规模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美的绿色工业内部孵化了6家灯塔工厂,其中包含了全球首座全流程AI赋能水机灯塔工厂——楼宇科技重庆工厂。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灯塔工厂总数已达189家,覆盖30个国家和35个行业。与其他灯塔工厂不同的是,美的水机工厂对于AI技术的运用,贯穿了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售后的全流程。
楼宇科技重庆工厂是美的首个ToB灯塔工厂,需要面对高达87%的定制化订单,需求千差万别,充分体现了美的绿色工业的软硬件实力。此外,美的还正式对外发布行业首个《绿色工业案例集》,展示对外赋能的9大行业20多个绿色工业的解决方案。
结语
美的集团2024年的成绩单,既是一份“三高答卷”,也是一张继续转型攀新高峰的宣言。从清仓小米股票到百亿回购注销,从B端业务破千亿到全球灯塔工厂落地,每一步都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在行业边界消融、竞争维度升维的今天,龙头企业如何以“自我颠覆”重构护城河?
当小米以生态闭环冲击家电腹地,美的选择“以简化促增长”,看似收缩实则聚焦:用分红和回购夯实价值底盘,用研发和并购撬动技术杠杆。这场转型的本质,是家电巨头向科技集团的跃迁。
未来能否兑现“山峰后的无限可能”,答案藏在接下来的落地细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