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传家宝,也是基本功。在广开言路广做调研的情况下,我们要用好“加减乘”算法,以更深的调研力度、更实的调研形式、更好的调研成果,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在调研力度上善做“加法”,大力践行“知行合一”。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的本质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调研力度不够,就发现不了问题,看不到事物的本质。鉴于此,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听真实声音、听多方意见,看具体情况、看直观现象,让矛盾“浮出水面”,让难题“跳出困局”。由于此,用“深”求“真”、用“深”探“实”,做到面对矛盾不绕道,碰到困难不回避,在责任面前不搪塞,单刀直入“戳痛处”,直言不讳指问题,不仅要让让问题“浮上来”,也让调研为解决问题服务。

    在调研形式上勇做“减法”,及时避免“走马观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做好调研的基础是真实。如果看到的全是精心准备的“亮点”、认真包装的“景点”,听到的都是“标准答案”,调研就会走形变味、脱离实际。在调研形式上,我们要采取“四不两直”式调研,直奔现场、直插一线,少一些笔尖上、指尖上、舌尖上的形式调研,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充分做到“身”入“心”入。在调研路线上,要少一些“经典路线”

“景点路线”,多一些基层一线调研,要到实际中去“摸活鱼”,到群众中去“拜老师”,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抛开“面子”,放下“架子”,一头扎进基层,一心融入群众,学会“蹲下去看蚂蚁”,以见微知著的眼力、抽丝剥茧的脑力,细心摸清复杂问题,潜心研究难解问题,让问题发现在一线、方案研究在一线、难题解决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

    在调研成果上多做“乘法”,真正强化“结果运用”。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决不能“一调了之”“一研了之”,让调查研究成为“空中阁楼”。在成果强化上,我们要直奔问题去,归纳整理、梳理分析问题成因,科学谋划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将研究分析的问题转化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让“调与研”紧密结合,力戒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真刀真枪解决好实际问题。在成效凸显上,我们要细化整改举措,对已经形成的举措、落实落地的行动及时进行“回头看”,依据效果和反馈适当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管用可行的对策、眼见为实的措施、人民满意的成效。

    调研之基,谋事之石。推动调研走深走实是关键之举,是做事之要,我们要大下基层、广下基层,做实基础,夯实基底,让调查研究更有人情味、更有科研味。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