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山东河南鲁国不清,有墨子之争。又读任伟博士《西周封国考疑》,这是他的博士论文,31.8万字,长篇小说啊。
2009年4月17日,他送我,写到:敬请赵富海老师指正!我脸红。
我学了这部书的价值取向:“周人施行的封建亲戚的分封制,奠定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版图的基础,加速了古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升了我对封建社会的认知。
关于鲁国在河南还是山东,这次赴鲁山参加省散文年会,没有答案。找到任博士的书,其第二章 鲁始封地的考证 中第二节明确论证了鲁国的始封地在山东,而非河南。“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墨子是山东滕州,还是河南鲁山,史学界论定河南鲁山。
鲁山县政府2001年,公布了墨子故里遗址,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6日,河南省文化厅对鲁山“墨子文化之乡”进行验收。
2013年5月2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中国墨子文化之乡”的匾授于河南省鲁山县,同时在鲁山成立了“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心”。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墨子,常年徙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兼爱”“非攻”的主张。止楚攻宋是他的代表作。楚国从湖北荆州去河南商丘攻打宋国,山东的鲁班做云梯助楚攻宋,墨子得知,行十日十夜,从鲁山到商丘,以其“守御”之法破了鲁班的云梯攻城,墨又安排弟子三百人,登城守护,以此说服了楚王攻宋的计划,化解了宋国的危机。
往事越千年,我们进入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各种思潮、信息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大脑,全球文化面临全新解构,世界对中国文化迷恋,没有中国参与,是缺失。中国的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提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对国家而言,发挥各自的长处,优点。
美人之美。吸收借鉴各国的文化长处、优势。
美美与共。让各个国家的文化长处集中起来,优秀文化要相互融合和交流。
天下大同。融合之后,创新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全球性共同认知的时代文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一切民族都需要优秀的文化承载人们的心灵世界,当代中国,因为他剧烈而快速、复杂且多义的转型,我们更要从历史中寻求慰藉,将我们的生活继续!
李伯谦老师看后,说:看来你是深谙历史的作家,佩服!

富海说郑
郑州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