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弘毅高中的校园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建筑已几经更替,大都显得有些沧桑破旧。尤其是图书馆与3号教学楼,作为中牟县高中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曾经担负着光荣而辉煌的历史使命,一批又一批抵达中牟县的优秀学子从这里展翅翱翔,飞往全国各地更高的学府,现在这些建筑依然在发光发热。
在学校的东南一角,3号楼西邻,有一座小花园,因里面有一座荟萃亭而得名为荟萃园。荟萃亭是我们弘毅高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别具匠心。亭子颜色的搭配在对比中兼有和谐,主体颜色是朱红色,下面环绕着绿色的长凳,上面点缀着黄、蓝、白色的雕花,显得古朴而典雅。它经常作为学生和老师们拍照的背景,虽然不言也不语,却承载着四季的更迭,也承载着很多学子美好的回忆。在春日的清晨若有闲在亭中小憩,感清风拂面,听燕雀啁啾,闻花香阵阵,还有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声声入耳,顿感心旷神怡,逸兴遄飞。
荟萃园园子不大,但内涵极丰。从春日的桃红柳绿、夏日的荷叶田田、秋日的丹桂飘香、再到冬日的银装素裹,尽态极妍、美不胜收。也多谢花工们的辛苦劳作,才有了这小园的精致、丰富,才使得这座文化底蕴丰富的校园总是充满着勃勃生机。我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与这座校园不期而遇,转眼已过去了二十几年的光阴,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也爱入骨髓。翻看我近十年的朋友圈里,无数次发过荟萃园的图文。
尤其是春天的荟萃园,经过一冬的蕴藏,各种花相继开放,好不热闹!它们或浓艳,或清新,或奔放,或娇羞,风姿绰约,赶赴这春天的约会。
现在最耀眼的是亭子前的一株碧桃,像一大团燃烧的火焰,开得热烈而奔放,当仁不让地占据着园子的C位,把叶挤得只隐约可见星星点点的绿。最低调又奢华的是园子北面的一株海棠,绿叶披拂间一团团的花朵如云霞般含羞绽放。海棠花深受文人墨客们的偏爱,从含苞到凋零都牵动着诗人的心。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海棠花的花苞如少女额头的胭脂点点,又像是少女心门紧锁,心事重重。正如元好问所猜想的那样“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现在正是海棠花盛放的时候,因为它太过娇羞与纤柔,经不起风雨的摧残,所以很容易惹人怜爱与担心,因为春天的天易变。就像这两天,虽然正炎炎如夏,但天气预报说有一场风雨即将来袭。连苏东坡那样豪放洒脱、旷达不羁的七尺男儿也曾为它写过如此细腻的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更何况是宋朝那位以诗词为心的女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易安心系海棠花的安危,便问卷帘的侍女海裳花怎么样了,粗心的侍女敷衍她也或是安慰她道“海棠依旧”,而她难以置信,脱口吟出千古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爱花、惜花之心细密至此,其他人纵有同感,怕也未敢轻易落笔,也怕自己会落下东施效颦的笑柄吧?
吟咏海棠花的诗词不少,可是,我还是觉得唐伯虎的那句“一片春心付海棠”最能容纳爱花人的千言万语!
荟萃园里最默默无闻,又最坚韧顽强的是大片的金盏菊。金盏菊有着金黄色的花瓣,像一个个小太阳,在平凡的日子里,始终坚持绽放着非凡的光芒。它的花语是提醒,回忆与执着,象征着高洁与正直,这很契合我们弘毅的精神。金盏菊的花期也特别长,从现在差不多能开到九月,任凭风吹雨打,它自顾灿烂明亮,温暖如初。
作者:中牟新区弘毅高中 李志霞

中牟恋歌
冷暖自知,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