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王红/文  徐宗福/图


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3日,省市卫生健康部门联合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号召社会公众“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做好结核病防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三个关键环节。”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学科带头人李洪智表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遵循‘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原则。大部分敏感结核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都可以治愈。”

据介绍,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施策、依法管理”的防治策略,不断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提升防治服务质量,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是,目前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地区发展不均衡、重点人群感染风险高等问题亟待破解。

省会郑州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任务尤为艰巨。为落实国家“终结结核病流行”的战略目标,探索河南结核病防治防控新路径、新模式,今年起,郑州市将开展创建“无结核县区、无结核城市”试点工作,计划以“发病率下降80%、公众核心知识知晓率超90%、预防性治疗覆盖率达80%”为核心目标,构建“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管理”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结核病防治提供示范。

按照计划,下一步,省市疾控部门将精准施策,抓实关键环节。一方面,织密筛查网络,开展辖区全人群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学生、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开展结核病和结核潜伏感染筛查,强化技术支撑,推广分子生物学检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提升筛查效率和诊疗能力,缩短确诊时间。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设立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对筛查出的潜伏感染者,要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实现应治尽治,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

统筹编辑  邢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