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记者从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已获得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复,现进行公示,公示期限截至7月29日。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规划年限为远期2035年、远景2050年。
据悉,该规划与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道体系规划同步编制。致力于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国土空间布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提高居民出行品质,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
规划以“轨道上的郑州”为总目标,构建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形成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主体。主城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60%的人口岗位;航空港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30%的人口岗位。
布局原则
中心锚固:主要枢纽和功能中心作为轨道交通线网的锚固点。选取主要交通枢纽、市级中心、次级中心等主要功能中心予以锚固。
分区差异供给:主城区加密提效,增加部分走廊和核心片区的轨道覆盖,缩短主副中心至航空港区、新城、环郑紧密协作区通达时间,强化主中心与各组团通达能力。航空港区—新郑组团联动成网,增加与主城区主要功能板块联系的直达快线,依托快线增加内部各片间直达性,基本形成完整网络。近郊组团在主走廊实现轨道快速通达,依托快线完善新城内部接驳普线。远郊组团重在与主城区实现快线直达,线路深入核心区便于地面集散。
TOD导向:以轨道建设推动城市结构优化,“人跟线走”和“线跟人走”相结合。重点加强对核心板块的轨道交通支撑。
规划方案
远期:线网总里程约1235.7km,22条线路。其中,快A线3条,快B线5条,普线14条。
远景:线网总里程约1594.3km,30条线路。其中,快A线3条,快B线6条,普线21条。
该规划已于2025年5月27日获得郑州市人民政出复(郑政函〔2025〕53号)。
编辑:程绮航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