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科学化班级管理模式,推动思想教育与纪律管理深度融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3月19日,郑州市第十中学高二年级召开以“量化管理显实效,德育双线育新人”为主题班主任德育工作交流会。会议通过经验分享与案例剖析,共商共建共享班级管理智慧。年级长李新华主持会议。

量化筑基,科学管理赋能成长。李新华表示,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塑造与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量化管理既是标尺,也是镜子——通过数据化的记录与反馈,既能提升班级管理的公平性,又能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

创新实践,轮值制破解管理难题。青年班主任苏峻冉分享了班级量化管理的创新实践。针对上学期学生反映的公平性质疑,在本学期推行“小组轮值制”:通过量化本动态记录课堂纪律、自习状态及早读表现。实施一个月以来,班级呈现显著变化,自习课专注度明显提高,早读状态有所改善。量化记录更精准捕捉到“讨论音量超标”等隐性干扰,学生通过角色轮换深刻体会管理的不易,更能促使学生自主规范行为。令人惊喜的是,曾有纪律问题的学生主动申请担任“公平监督员”,值班时展现出强烈责任感。量化管理不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责任与公平。  

随后,李新华分享了“数据赋能德育”的进阶经验。班级每周五发布涵盖纪律、卫生、学习、团委四大维度的“量化晴雨表”,班长公示“前十名进步榜”与“后十名提升清单”,并附个性化改进建议。量化不是终点,而是教育的起点。李新华强调“放手不放任”的管理哲学,班主任需构建制度框架,同时充分信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本次研讨会通过生动案例与深度对话,展现了量化管理与德育目标的共生关系。班主任纷纷表示,科学的量化体系既能塑造行为规范,又能培育集体责任感,是实现“管理育人”向“自主育人”转变的关键桥梁。李新华表示,高二年级将持续优化“数据采集—动态反馈—教育转化”下的量化管理全链条模式,让量化管理落到实处,让纪律教育真正落地有声。(高二 苏峻冉)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