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徐来,大地复苏,诗歌飘香,文化绽放。四川省第三届“画里乡村”诗会暨第十六届菜花文化旅游节在白沙场镇开幕,3月14日至16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白沙场镇上演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文化盛宴,吸引了各界文艺工作者前来参与。从第三届"画里乡村"诗会到第十六届菜花文化旅游节,再到红色文化专家的采风创作交流会,这三日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令人流连忘返。 

白沙场镇,地处古蔺县南缘,赤水河北岸,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曾是四渡赤水的重要战场,红军在此谱写了英勇的革命故事。如今,这里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诗歌创作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诗人们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了时代变迁中乡村发展的缩影。他们的创作不仅是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歌颂,也是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刻思考。诗歌的力量,将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乡村的创新发展。 

3月14日下午,第三届"画里乡村"诗会的开幕现场,一派诗词吟咏、文化交流的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云集于此,畅谈创作心得,分享诗歌灵感。有的诗人从都市来到乡间,倾心于这方水土的秀丽风景;有的作家沉浸在农耕文化的厚重历史中,感受到生命的节奏与律动。通过诗歌的抒发,他们记录下乡村的静谧与温馨,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在这里,诗人们找到了创作的源泉,文学的精神家园。

3月15日上午,第十六届白沙场镇菜花文化旅游节拉开序幕。万亩油菜花盛开的田野间,游客徜徉其中,领略大地苏醒后的蓬勃生机。乘坐直升机、热气球俯览田园之美景,信步于田园花海,倾听当地老百姓讲述白沙的历史故事,流连于连片的油菜花海间,与歌舞相伴,与花海比美,让人流连忘返。这场文化盛事,感受到了乡村独有的诗意与韵味。让游客在不同的角度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3月16日,走进白沙的红色文化专家学者们开始了为期一天的采风创作活动。他们踏寻革命先烈当年的足迹,倾听工作人员讲述那段峥嵘史诗。在山涧溪流间,他们不由自主地拾起笔端,用文字描摹这片热土的丰饶与沧桑。这里曾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专家学者们怀着敬仰之心,将这片红色热土镌刻在作品中,让这份历史记忆代代传承。

白沙场镇党委书记姜先强在致辞中发出了“美丽之约”“精神之约”“奋进之约”的三个邀约,真诚邀请四方朋友亲身体验白沙场山水风光之秀美,切身感受白沙场历史人文之魅力,共同推动白沙场互利共赢之未来。

白沙场镇镇长曾希在致辞中说,此次诗会,不仅是一场文学与自然的浪漫邂逅,更是一次历史与未来的深刻对话。他期望通过这次盛会,共同擦亮白沙场镇这颗“璀璨明珠”,携手成就各位文人墨客的“得意之笔”。 

企业家、作家、媒体人、文商旅策划人、前村文化传媒集团负责人彭小平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后认为,白沙场镇自然资源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致宜人。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毕生精力甚至生命的前辈们和先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精神,激励和影响着当代青年才子佳人——该镇党政干部为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为改革开放事业达到新高地而夙夜在公、坐而待旦的风范,把这方土地建设得如此美好,令我们由衷地敬佩与赞叹。彭小平表示,将持续并高度关注该镇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成果。

此次的文化活动虽已落幕,但这里的诗意气息却久久飘荡,令白沙场镇处处洋溢着诗意与艺术的气息。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乡村,白沙场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各界文艺工作者前来采风创作。他们用诗歌、散文、书画等多种技艺形式,记录下这里的山川秀丽、人文风貌,抒发内心的感悟与思考。在这个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上,白沙场镇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成为诗与文学的精神家园。(文:彭建强,图:前村文化传媒集团)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