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9日,国民党为了阻止日本侵略军西犯,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南大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黄河花园口扒口事件。

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

1938年5月19日,日寇侵占徐州,30日逼近开封,郑州危急、武汉危急。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寇继续向西进犯,亲批“电令在中牟以北黄河堤岸选三个点掘开堤防,让河水在中牟、郑州间向东南泛滥,以阻止日寇西犯”。6月2日派53军步兵1团在中牟赵口掘堤,因过水不畅,继而塌塞,掘口愈挫。6月6日,开封沦陷,6月7日,中牟沦陷,咫尺之遥的郑州形势危急。“敌军步骑兵千余人附战车十多辆到达中牟附近,与我警戒部队接触,郑州形势岌岌可危。”(宋希濂:《兰封战役的回忆》)中国军队判断当时的战争态势,认为日军会快速西进,攻陷郑州,南逼武汉,西迫洛阳、西安,进而危及西南后方。“敌人不久即将继续西进,这是必然的。如果我军此后不能确保自黄河南岸起经郑州至许昌之线,不惟平汉铁路郑汉段的运输和联络线将被敌遮断,而且此后敌人南进可以威胁武汉,西来亦可进逼洛阳和西安,最后由西安略取汉中,进而窥伺我西南大后方。似此,对我此后整个抗战局势极端不利。”(晏勒甫迪稿:《记豫东战役及黄河决堤》)6月6日,国民党令39军新编第8师在郑州花园口掘堤,师长亲临监督,昼夜开掘,至9日晨开始过水,又以平炮轰,口门扩至10米许。此时正值黄河涨水,十几天即将口门冲开百余米,至8月初,口门宽达400米,黄河主流尽从这里通过.大堤脚下的邵桥、史家堤、汪家堤等23个村庄荡然无存。泛水分成两股向东南流去,一股沿贾鲁河经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周口入颍河至安徽阜阳入淮河;另一股自中牟经通许、太康、柘城,顺涡河至安徽亳县,由怀远入淮,部分水向西折至西淝河,经凤台入淮。主流经洪泽湖、高邮湖,又穿运河入长江归海,经此黄河改道南流历时9年之久。

花园口决堤后涉水推进的日军第14师团94式骑兵装甲车

滚滚黄河洪水将突入中牟开封尉氏太康地区的日寇第14、16两个师团的部分兵力陷入浊流之中,溃不成军,淹死者失踪者不计其数,各种装备丧失殆尽。其中尤以第14师团首当其冲,损失最为惨重,基本上失去战斗力。日寇华北派遣军至此元气大伤,狼狈逃离黄泛区,退回开封以东后再难发动新攻势。中国军队岌岌可危的郑州防线因此转危为安。从天而降的黄河洪水使得中原地区本已陷入苦战的中国军队稳住了脚跟。后来日本军事史专家桑田悦等编著的《简明日本战史》中称:中国军队破坏黄河南岸堤防,引起特大洪水,遏制了日军前进。日本大本营感叹道,华北派遣军从此丧失全面进攻能力。以水代兵,阻敌西进的花园口掘堤,导致了日寇进犯武汉作战计划的变更,给日寇排兵布阵带来了的极大困难,延迟了日寇侵占武汉的时间,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持久抗战赢得了时机。

中国军队在黄河洪水中抗战

但扒决黄河大堤不仅没有扭转战局,反而造成了比战争破坏还要惨重的空前灾难。《豫省灾况纪实》里有一段文字勾勒出了真实的黄泛区灾难图:“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防,堤防骤溃,洪流踵至,人畜无由逃避,尽逐波去;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间多攀树登屋,浮木乘舟,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者,大都缺衣乏食,魄荡魂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寻,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几几。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那些恋家守舍不肯外逃的,“更是迫于饥馑,无暇择食,每多以含毒野菜及观音粉争相充饥。草根树皮,亦被罗掘殆尽;糠秕杂食,反为上馔。食后面目浮肿,肌肤绽裂……因之卖儿鬻女,率缠号哭,难舍难分,更是司空见惯,而人市之价日跌,求售之数愈伙,于是寂寥泛区,荒凉惨苦,几疑非复人寰矣!”据国民政府行政院灾后“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调查报告”的不完全统计,花园口扒决后殃及豫、皖、苏3省44县市,淹没面积5.4万平方公里,受灾1250万人,死亡8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7,804.6亿元。对于黄泛区的悲惨景象,在几年后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的报告中作了如此披露:漫流走沙,愈演愈大,一片荒烟,到处凄凉,昔时中原乐土,今成人间地狱。直到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时,中牟、尉氏、通许、扶沟、西华、商水6县的人口总数尚只有受灾前的38%。决口后,世界媒体迅速作出了报导。英国《泰晤士报》称:中国位于河南省郑州郊区的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口,目前水情严重,已经淹没大约上万平方公里平原,估计受灾人口将超过1000万。美联社记者发表消息:中国河南的一处黄河大堤汛期决口,水情极为严重,洪水已经淹没河南、安徽及江苏部分地区,造成至少数百万灾民无家可归。法新社等媒体也迅速作了报道。全世界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苦难的中国。泛水吞唾了豫皖苏膏腴之地,既造成村庄掩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巨大等即时性损害,又演变为难民逃亡、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济衰退等继发性社会灾难。黄河决口,使无数生灵惨遭涂炭,花园口掘堤造成了巨大人员财产损失,无数房屋尽没水中。决口又导致农业生产衰退,土地可耕率锐减,劳动对象地权难辨,农业生产劳动工具及劳动材料的缺乏。花园口决堤最为恶劣的影响是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泛滥黄河水退沙留,造成土壤流沙化、盐碱化等变异情况。黄泛地区疫病流行,卫生防治无力,人民苦不堪言。饥荒导致生死挣扎,世风、伦理、泯灭,故而铤而走险者多,社会治安不稳。荒草丛生,无法耕种的难民只得割草为生,微乎其微的收入,生活极端困苦。黄河夺淮入江,又将相关流域干流、支流淤塞不畅,甚至造成各水域排水系统失去功能,黄泛引起的饥荒又迫使人与植被关系紧张,进一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逐步衍生风灾、蝗灾、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

黄泛区示意图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政府扒开花园口大堤造成黄河改道是我国军事史上最愚蠢的一次“以水代兵”的战术,也是黄河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人为水患。决堤花园口的成果仅仅是保留了国民党十几万第一战区主力军队,暂时缓解了不利战局,而后面的追兵却是不到两万人。作为交战双方,最大的输家是葬身鱼腹、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假设当时的国民党当局不是去扒决黄河堤防,而是将这些葬身鱼腹、流离失所的百姓组织起来抗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黄泛区灾民涉水逃难

面对日寇的疯狂进攻,国民党是以抗战的名义拿89万无辜百姓的生命作盾牌,掩护他们撤退。人心向背决定政权生命长短。蒋介石或许一生都不会理解,赢得抗战胜利的国民政府会在抗战胜利后短短三、四年时间里土崩瓦解。蒋介石的失败,或许在做下“以水代兵”这个丧心病狂的决定时便已注定。

文/图  徐红伟

(原载于2025年3月《郑州地情活页》2025年第一期,投稿邮箱:zzsdfsyj@163.com,联系电话:67180339 13663711323)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