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胡云峰


春回大地,万物萌动,在乡村的原野上,一幅人欢马叫闹春耕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就在这个时节,记者走进了中牟新区姚家镇小胡村号称“草莓夫妻”的胡玉杰夫妇的草莓棚里。

胡玉杰夫妇正在忙着采摘草莓,放眼望去,整个草莓棚里一派春意怏然,碧绿的草莓叶绿莹莹的,一串串鲜艳的草莓,如同晶莹透亮的玛瑙悬挂在草莓埂两旁,看到记者的来到,正在忙碌的胡玉杰夫妇也停下了手中的伙计,聊了起来。

今年已经63岁的胡玉杰夫妇,妻子叫王玉桃,他们养育了一个儿子一个姑娘,儿子已经娶妻生子,姑娘已经出嫁,现在全家包括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一共七口人。他们家今年一共种了十二个草莓棚,三个蒜苗棚。正在聊天中,胡玉杰的妻子王玉桃发了一句牢骚:“这草莓好好地,今天一摘,明天就毁了!”

王玉桃的一句牢骚,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问胡玉杰这是咋回事,他说,她不懂,现在都啥年月了,种地也要讲究个“用兵之道”。在我们的聊天中,胡玉杰给我们讲解了他这些年种植草莓的“用兵之道”。

【“草船借箭”成就了草莓种植】

  小胡村是一个以沙质土壤为主的地方,自古就以传统农业为主,前些年在上级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的号召下,村上大力发展拱棚西瓜、大棚西瓜、反季节西瓜、反季节蔬菜。

2013年,胡玉杰看到闺女家种植的草莓效益不错。胡玉杰的闺女出嫁到前赵村,与小胡村相距不过十几里地,土壤一样,还是一个乡镇,人家能种,咱就不能种。

他心思一动,闺女家也是全力支持,于是他们当年就种了三个草莓棚,大约有三亩地的面积。当然,种草莓有闺女一家人的支持,技术有人管,销路不发愁,这一季下来,三个草莓棚收入达到了六七万,是种植大棚西瓜的好几倍。从此以后奠定了他种草莓的决心和信心。

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小胡村的草莓种植已经成了规模,总面积达到两千多亩,小胡村2500多口人,草莓棚总数达到了近3000个。草莓的经销商也由原来的一两家,增加到了二十多家。草莓的发展可以说成了小胡村的支柱产业。有人做过估计,在草莓的销售旺季,小胡村每天的草莓收入都在三十万元以上。

【善用“火攻”成就了草莓的品质】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是一句种地的名言,胡玉杰也是深谙此道,在发展种植草莓的过程中,胡玉杰发现,种植草莓不仅要重视产量,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质量。你种植的草莓尽管个大,但是味道不好,也卖不上好的价钱,还容易受到客户的嫌弃。胡玉杰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每年特别重视农家肥的使用。

现在农村要想找农家肥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近些年,由于化肥农药的推广应用,农民当年积肥的那股热情劲似乎早已殆尽,一般都不积肥,种地大部分是靠化肥,农药。种出的庄稼其质量有着明显的折扣,种出的西瓜不甜,草莓不香。胡玉杰就看准了这一点,这些年他在种地上一直都很重视农家肥的使用。尽管家里不养牲畜了,没有了积造农家肥的条件,但他想到了外地的大型养鸡场,他就想法从外地购买鸡粪,也就是他的这一举措,他种拱棚西瓜时,果型好,糖度高,常常都是卖高价。

正是这一“火攻”,不仅使他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使他和一些养鸡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如今他不仅发展草莓种植,还成了小胡村及周边村庄的鸡粪营销经纪人,几乎每天都会有三车五车鸡粪经他介绍,运送到农户手里。

【“丢卒保车”活跃了他的种地观念】

在种地这方面,胡玉杰也是有他的独到的经历和见解,按照常规的种植是见子不顾苗,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胡玉杰就利用了丢卒保车这种理念。草莓在刚刚开春时,正是生长的旺季,也是挂果的好时机,但是由于气温的上升,温度的适宜,草莓果多了,但是市场上的价格下去了,春节前后,草莓价格在十元以上,高的达到二十左右,如今,好的草莓也就是三四元一斤,效益是明显的低了。就在这时候,他将草莓拔了,再及时种上大棚西瓜,塑料棚不用动,种上西瓜,到五一前后就成熟了,又赶上一波高价格,其利益也是很可观的。又何必盯着这效益低下的草莓呢,现在拔了草莓,丢了这个小卒,抓住现在的时机,为的就是要保后边西瓜高收益这个“车”。胡玉杰也正是正确利用了“丢卒保车”这条兵法之道。从而灵活了他的种地理念,他种植的庄稼都能够赶个先机,卖个高价,获得了更大的效益。

【“李代桃僵”延续了草莓夫妻的长远基业】

正当记者和“草莓夫妻”聊天之际,他们的儿子胡明伟来到我们身边,这时胡玉杰介绍说,这是我们家的新掌柜,我是2020年将这个家交给他的。这几年我们家的经营都是依靠他来运作,在新掌柜的经营下,我们的草莓棚由原来的七八个,发展到了十一二个,土地又承包了别人的几亩地,还建了几个蒜苗棚。远的不说,就这三年的收入,粗略的估计,超过百万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如今他们家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在县城买了房子,大孙子已经该上高中了,孙女去年保送到了在本地比较有名的枫杨初中,小孙子也在县城读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呀。听着胡玉杰在讲解,看到他显然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摸样。

在交谈中,胡玉杰的妻子介绍说,儿子负责后,我们的家确实发展了不少,就拿今年来说吧,去年种了12个草莓棚,三个蒜苗棚,今年刚开春,我们已经栽上了十棚的西瓜,这不,这三个还在摘果的草莓棚也要毁掉,种上地爬的小西瓜。真是把人累的半死。

听着妻子的介绍,胡玉杰笑着说,这就是我“李代桃僵”的结果,只有让他们动起来,我才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去谋划更大的思路。去年我看到村上有两户草莓经商户开始通过抖音售卖卖草莓,效果不错,今年合适的时候,我也想尝试一下,我相信只要别人能做到的,我们通过努力也一定会办到。这也叫“借梯上楼”吧。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