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溜溜梅于合肥召开春季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天然梅精软糖“打梅打”,以及台湾凤梨、上海黄桃、贵州酸辣等地域限定风味的溜溜梅。

在中国休闲零食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溜溜梅依然坚守着梅类产品这一细分赛道。然而,随着市场红利的逐渐消逝和巨头们的强势切入,溜溜梅的增长之路显得愈发艰难。

溜溜梅曾凭借梅类产品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一度被誉为“梅子大王”。然而,在中国果干蜜饯市场规模有限且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溜溜梅的增长空间也受到了严重制约。尤其是在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来伊份等休闲零食巨头的夹击下,溜溜梅仅凭梅类产品很难再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

尽管溜溜梅在宣发上投入巨大,成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但这也为其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2011年,溜溜梅销售额为5000万元,拿出1000万元用于宣发,宣发费占比高达20%。2013年,溜溜梅签下一线明星杨幂,打出了“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的魔性广告语。尽管溜溜梅并未详细披露签约杨幂付出的代价,但欢乐家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杨幂的代言费高达1700万元。溜溜梅签下杨幂的费用,或许也以千万元计。大手笔的宣发费用挤压了溜溜梅在产品研发、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导致其业务模式显得较为单一和脆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者出现竞争对手的冲击,溜溜梅的业绩就很容易出现波动。

溜溜梅也曾尝试过多元化扩张,推出了梅冻、果糕、小辣梅等不同形态、不同口味的梅类新品。然而,这些新品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溜溜梅对青梅这一单一原材料的过度依赖。青梅的产量和质量极易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溜溜梅的供应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多元产品的制造流程和工艺也增加了溜溜梅的上游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溜溜梅之所以被资本市场拒之门外,主要是因为2016年后,其业绩日趋萎靡。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8.04亿元、8.47亿元、8.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仅为4.2%,几近于无。

更为糟糕的是,溜溜梅的产品质量频频出现问题。2017年底,因生产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被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罚1.5万元;2021年9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抽查时发现,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生产的尼嗒芒果中霉菌数,不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以“溜溜梅”为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近400条投诉,诸多消费者均声称买到了变质溜溜梅,甚至还在溜溜梅中吃出了异物。然而颇为讽刺的是,2022年11月,接受食业头条采访时,溜溜梅创始人杨帆曾对外表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高产品品质,做好产品的价值创造,这样就可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从生产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到霉菌数超标,再到消费者投诉中提到的变质和异物问题,溜溜梅的产品质量控制显然存在严重的漏洞。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溜溜梅的品牌形象,也导致其失去了大量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在休闲零食行业高度竞争的背景下,消费者的流失对溜溜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溜溜梅似乎并未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其新品发布会虽然推出了一系列梅子新品,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业务模式的羸弱状态。在巨头环伺的市场环境下,溜溜梅的增长之路显得愈发艰难。

综上所述,溜溜梅在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的竞争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过度依赖青梅原材料、产品质量频出问题以及业务模式的羸弱状态都成为了制约其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巨头加速切入果干蜜饯赛道的背景下,溜溜梅需要尽快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否则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充满不确定性。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