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瀚
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蒙牛可以说是有名的头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直都是知名的白马股,然而就在最近蒙牛却被曝出去年净利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让人不禁想问这乳业巨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蒙牛去年净利断崖式下滑?
据新浪财经的报道,蒙牛发布盈利预警,预期2024年归母净利润0.5亿元至2.5亿元,2023年同期为48.09亿元,同比减少了99%-95%。 2024年国内乳制品市场需求低迷,消费不景气,加上上游供过于求,导致原奶价格持续处在低位,行业内公司均受到冲击。
据蒙牛披露,得益于原奶价格下行,以及各种提质增效措施,2024年毛利率及经营利润率同比在明显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总收入出现了下降。
从2022年起蒙牛收入增速就开始显著放缓,2024年为近年来首次转负。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蒙牛总裁披露,上半年蒙牛主动控制发货节奏,清理渠道库存并稳价盘,对销量造成一定影响。“整个上半年,包括第三季度的市场还是比较混乱。一方面几家头部乳企面临去库存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原奶价格下行,一些中小企业利用低成本、低价产品去抢市场。
与此同时,子公司的亏损及减值严重影响了净利润。 首先是贝拉米,公告预计2024年录得亏损,考虑其经营状况和未来市场预期,蒙牛决定对贝拉米商誉及相关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拨备,预计对业绩的影响约为38亿元-40亿元。其次是现代牧业,公告披露,由于乳牛公平值变动产生的亏损加上商誉减值导致2024年净亏损,对于上市公司影响约为亏损7.9-9亿元。
二、乳业巨头蒙牛这是怎么了?
新年伊始,蒙牛利润大幅下滑的消息引发了整个市场的争议,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蒙牛当前的市场表现呢?
首先,蒙牛去年净利润的断崖式下滑,从宏观角度来看,并不令人意外。整个乳制品产业目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业绩下滑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
一方面,国内乳制品市场需求低迷,消费不景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品质和多样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这种需求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乳制品市场的整体扩张,反而加剧了市场竞争。同时,一些新兴的健康饮品和替代品也开始挤占乳制品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上游供过于求,原奶价格持续处在低位。从2021年起,原奶价格已经连续下滑了数年,累计跌幅较大。这导致乳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虽然有所降低,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无法通过提高售价来转嫁成本降低带来的利好,反而可能因为价格战而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其次,尽管从宏观角度来看,乳制品行业的不景气对蒙牛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蒙牛自身的业务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蒙牛面临着乳制品企业间白热化的竞争。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蒙牛与伊利、光明等品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各大品牌纷纷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和品牌升级等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蒙牛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另一方面,蒙牛在多元化扩张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蒙牛近年来不断通过并购进行多元化扩张。然而,这种扩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增长效果。相反,一些并购的标的成为了影响业绩的“雷”,这一点估计是蒙牛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同时,大规模扩张也加剧了蒙牛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蒙牛需要面对更多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蒙牛需要不断加大营销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然而,在市场需求低迷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些投入往往难以获得预期的回报。
第三,尽管当前蒙牛面临着净利润下滑等诸多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它仍然是中国乃至全球乳制品行业中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蒙牛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消费者基础,这是其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同时,公司始终重视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此外,面对全球化趋势,蒙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当前乳制品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市场正在重新评估行业成长逻辑,对蒙牛而言,短期阵痛实为战略纠偏的必经过程,如何渡过当前的难关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江瀚视野
江瀚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