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退场、黄金回归,全球经济变局开启新的轮回。变革与机遇并存,衰退与崛起同在,当黄金再次成为各国央行和全球投资者的“共同语言”,谁将脱颖而出?
三大黄金矿区总面积345.88平方公里、探明黄金储量10012吨、十年资产过8160亿美元……硅鑫集团践行落实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的故事幕后,深藏着关于黄金的价值之锚与增长之道。
美元退场,黄金回归
自从美元与黄金脱钩那天起,特别是美国掌握世界货币发行权之后,就注定全球经济格局会重新洗牌。
2025年1月1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推出“特朗普币”,这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迷因币虽无现实世界价值,却在一夜之间创造奇迹,12小时内从0.1824美元疯涨至75.35美元,累计增长超过412倍,完全稀释市值将近800亿美元。
特朗普曾坚决反对加密货币,态度发生戏剧性变化源于埃隆・马斯克的影响,这位世界首富曾大力推广迷因币“狗狗币”(DOGE)。获任美国政府效率部部长之后,马斯克以DOGE为部门名称缩写向狗狗币吉祥物致敬。特朗普曾承诺“将成为美国最支持创新和比特币的总统”,上台后密集发布加密货币支持政策,任命加密货币支持者担任经济领域要职。
某种程度上说,美国金融政策及全球金融格局正发生历史性转折。长期以来,美国通过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无可撼动的储备货币地位,为谋求自身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目标不断透支美元信用,导致美元不断贬值、债务日益沉重。2025年2月12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赤字达到84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在此之前的2024年11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美国偿债压力遭遇挑战。与此同时,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截至2024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官方储备中的份额跌至57.4%,与最高峰相比下降约28%,创下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
此次,特朗普力挺加密货币,试图让加密货币与美元比翼齐飞,以挽救美国货币的金融霸主地位。尽管加密货币将冲击美元地位,进而威胁美联储在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角色,但特朗普似乎心意已决。
同时,比加密货币挑战美元地位更猛烈的洪流,是美国越来越多的州宣布将黄金视为法定货币。2025年以来,德克萨斯州、肯塔基州陆续宣布黄金、白银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法定货币,美国正式宣布货币独立且承认黄金为货币的州达到46个,重新评估和定义黄金货币地位已成大势所趋。
不过,重构金融秩序谈何容易,美联储的主导地位坚如磐石,在即将到来的货币变革关键期,特朗普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和斗争,必将深刻影响美国乃至全球金融格局。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无论结局如何,全球投资者都值得密切关注。
从这点上说,黄金将是这场较量的胜负手,谁拥有世界最多的黄金储量、黄金掌控者会拥抱谁、或许谁就会成为更大的赢家。
作为跨越千年的财富象征、人类对抗不确定性的最后防线,如果黄金成为支撑加密货币的稳定器,如果黄金掌控者敢为人先联手加密货币行业,也许有一天,加密货币会走得更远。
全球变局,中国引领
正如《世说新语·文学》所言,“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在万物互联的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无法孤立,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作为具有强大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金融政策变化势必波及世界经济的脉动。
全球两大黄金交易市场分别位于伦敦和纽约,伦敦是现货交易,纽约为期货交易。2025年1月10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2900美元,创下2911.42美元的历史新高。同一天,纽约期货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2930美元,而且与现货黄金一样,2025年涨幅超过10%。
随着国际金价屡创历史新高,大量现货黄金从伦敦涌入纽约。截至2025年2月6日,纽约黄金库存达到3386万盎司(约960吨),在过去两个月增加将近90%,达到2022年6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有金融专家分析,投资者担心特朗普政府可能对黄金等贵金属征收高额关税,从而提前采取行动,大量囤积实物黄金。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特朗普2.0新政所引发的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理所当然成为首选风险对冲工具。
为此,世界各国积极应对,一方面,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已经推动本国货币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资源输出国开始尝试在国际贸易中用非美元结算;另一方面,各国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持美元,增加其他货币和资产比例,黄金备受青睐。
长期以来,黄金在稳定货币体系、促进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各国央行储备货币的关键组成部分。
世界黄金协会在2025年2月5日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指出,2024年实物黄金总需求达到4974吨,创历史新高。各国央行继续主导黄金市场,连续第三年购买量超过1000吨,约占2024年总需求的20%。与此同时,德国、法国、波兰等欧洲国家计划推出由黄金支持的贸易结算数字欧元,捷克首都布拉格早已出现欧洲首个可以直接提取实物黄金的ATM机。
不难预见,随着全球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延续,黄金作为避险工具的价值还会保持下去。
自2022年11月以来,我国央行成为各国央行中最主要的黄金买家之一,截至2025年1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达到7345万盎司,已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不过,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比例约为5.6%,远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央行增持黄金有利于优化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配置,彰显了战略眼光和前瞻布局。
更重要的是,黄金热潮引发各方关注,在有关部门近期发布的《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中,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要求试点机构投资黄金账面余额合计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1%。据测算,最多将为黄金市场带来约2000亿元的投资资金。
可以说,黄金既有货币属性,也有商品属性,兼具财富增值和避险保值的双重功能,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重要金融产品。长期来看,随着试点范围扩大、领域放宽,中国黄金交易规模和投资需求都有较大增长空间。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连续12年黄金消费量世界第一、连续18年黄金产量世界首位,而且是全球最大黄金进口国之一,全球黄金产业领导者地位日益巩固。面对正在到来的、围绕黄金展开的全球经济大变局,中国仍将发挥领导作用,应对共同挑战,重启美好未来。
大道至简,出奇制胜
中国在黄金行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发展进程,正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精彩缩影。
2013年秋天,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黄金产业在全球范围展开对外投资合作带来历史机遇,中亚、西亚、东南亚、非洲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区逐渐形成一条开放繁荣的“黄金之路”。
2018年5月,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中国和布基纳法索恢复外交关系。2019年6月,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中非合作,非洲冶金矿业集团正式成立,掌舵者运用中国经验和先进技术,帮助布基纳法索构建“开采-运输-提纯-出口-销售”的完整黄金产业链,在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企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有益贡献。
2025年1月14日,香港上市公司硅鑫集团发布公告,披露其收购非洲冶金矿业集团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据披露,非洲冶金矿业集团在布基纳法索拥有三大矿区(SOMANGUINA、PASGANPA和YELEMBASSE),总面积达345.88平方公里,探明黄金储量高达10012吨,按黄金价格估算超过8160亿美元。根据非洲知名矿业勘探集团SMEG提供的研究报告,SOMANGUINA矿区黄金储量已获认证超过3000吨,部分区域金品位高达744克/吨。
此外,非洲冶金矿业集团已获得布基纳法索政府授予的开采许可,并计划扩大采矿区域范围。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探,三大矿区的黄金储量可能进一步提升,经济价值和开采潜力不可估量。
作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在黄金产业合作方面的重要推动者,硅鑫集团收购非洲冶金矿业集团以及后者黄金储量超万吨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按照计划,硅鑫集团将于2025年春天面向全球投资者开启路演,非洲冶金矿业集团估值定价不低于1.5万亿港元,硅鑫集团最终或将以现金加增发股份的形式完成收购。
在撒哈拉沙漠南部、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布基纳法索上盆地SOMANGUINA矿区已进入开采阶段,一台台挖掘机轰鸣作业,一条条传送带昼夜运行,一车车黄金矿石穿梭而行。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中国面孔频繁出现,指挥现场安全施工;头戴安全帽、身穿钻探服、手持测量仪的勘探团队技术娴熟、井然有序,在钻塔下辛勤工作。非洲冶金矿业集团按照工期表加快开采勘探步伐,为产能提升和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布基纳法索政府在2024年12月宣布,将采取多元化策略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经济增长,通过吸引外资、革新技术和优化政策环境等方式,推动黄金等矿产资源全面开发。非洲冶金矿业集团管理层表示,未来十年将完成万吨级金矿勘探,实现资产超过8160亿美元的远期目标。
据了解,非洲冶金矿业集团75%的股权由李玉保持有,25%的股权由布基纳法索政府持有。同时,李玉保还是硅鑫集团董事局主席、实际控制人。“非洲冶金矿业集团探明黄金储量10012吨”“硅鑫集团收购非洲冶金矿业集团进入实质性阶段”等报道备受关注背后,是人们对于中国在全球黄金舞台进一步提升领先地位的坚定信念,也是对于中资企业在新一轮“黄金战争”中出奇制胜的殷切期待。
多年来,李玉保心怀爱国之志,洞悉战略之本,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把握住了黄金行业的价值之锚与增长之道,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
这多少趋近于一种大智若愚,大道至简:即在追求
中非合作的达成中,个人财富的实现并非首要目的,相反,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更多趋近一种理想主义,即致力于将中国黄金战略资源布局全球时,如同黄金般闪耀出的理想光芒。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银杏科技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