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农大辖区青少年假期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联合农大社区于寒假期间精心策划"岁岁成长,巳巳如意"主题寒假系列活动。通过手绘玻璃画、福字拓印、不织布挎包制作、创意画作和古风灯笼制作等创意手作体验,让辖区青少年在沉浸式艺术创作中感受非遗魅力,为新春佳节增添文化韵味。

*玻璃流光绘愿景*

   在"创意手绘玻璃画"活动现场,社工带领孩子们开启光影艺术之旅。孩子们以透明玻璃为画布,运用特殊颜料勾勒出萌态可掬的生肖蛇、绽放的腊梅等新春元素。当LED灯串点亮作品时,跃动的光影映照出童真童趣,居民张女士欣喜道:"孩子亲手制作的星空杯既实用又充满年味,这样的创意活动特别有意义。"

*鎏金拓印纳千福*

   非遗体验区传来阵阵墨香,福字拓印活动吸引众多孩子们前来参与。社工与志愿者现场示范传统拓印技艺,孩子们在宣纸上覆好雕版,用沾着鎏金的拓包细心捶打。随着"福""春"等吉祥字样跃然纸上,家长王先生感慨:"孩子不仅学会了传统技艺,更感受到汉字承载的美好祝愿,这样的文化传承生动又温暖。"

*环保手作倡新风*

   寒假活动同步开展绿色创意实践,不织布挎包制作区热闹非凡。孩子们穿针引线缝制布艺挎包,将各种色彩的布料剪裁成萌趣图案装饰包面,缝制出萌趣动物造型的斜挎包,一个个背上自己亲手自作的小挎包,那叫一个自豪!

创意画专区则上演“变废为宝”魔法——用蛋托拼贴立体锦鲤、纽扣镶嵌吉祥纹样。10岁的乐乐举着用旧毛线制作的“柿柿如意”画作说:“原来垃圾也能变成艺术品!”活动现场同步开展垃圾分类知识问答,让环保理念扎根童心。

*民俗传承闹元宵*  

   最后一天的古风灯笼DIY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以竹篾为骨、宣纸作面,合作扎制传统宫灯,并融入现代创意,用剪纸龙纹、流苏穗子装饰灯身。夜幕降临时,盏盏花灯点亮社区广场,孩子们手提灯笼穿梭游园,光影流转中再现“东风夜放花千  树”的诗意盛景。

   此次系列活动的设计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美育结合,既保留拓印、纸艺等非遗精髓,又融入环保理念与生活美学。活动共吸引50余组家庭参与,累计完成作品100余件,部分优秀作品将在社区活动室长期展出。未来将持续打造"非遗+"特色品牌,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传承中焕发时代光彩。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