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郑州东站人群熙攘。每天郑州东站候车大厅中部的心馨党员服务台,前来问询的旅客络绎不绝。与往年春运不同的是,志愿者工作人员中多了几位身着红马甲的外国留学生。河南实行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以来,许多外籍游客入豫游玩。外国留学生发挥外语优势,为需要帮助的外籍旅客提供服务。

“您好,改签在哪里?”“在7B检票口后面。”

留学生Sathis Induwara边回答旅客,边热心地指了指,确认旅客走对方向。他来自斯里兰卡,中文名字叫高朗,目前在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习汉语。最近,学校面向学生招募春运志愿者,高朗看到招募通知,心怀对中国高铁的向往和铁路志愿服务的好奇,主动联系学校询问是否可以体验铁路志愿服务,在得到确定消息后立刻报了名。

“老外”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

“我的国家没有高铁。来到郑州东站做春运志愿者,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高朗说,郑州东站有32个检票口,庞大的规模、先进的设备和汹涌的客流让他惊叹,发达的交通枢纽让人们出行无比便捷。今年春节,他在和旅客的简单交流中,感受到他们回家的迫切心情。“能帮助他们更快找到检票口、热水房、洗手间等位置,感觉很有意义!”高朗说。

在高朗不远处,来自尼日利亚的恩泽和波兰的戴若珈也在认真体验志愿服务,遇到不懂的问题向铁路青年志愿者请教,在服务旅客的过程中感受“流动的中国”。恩泽来到中国快5年了,刚到中国的时候,他接受过很多中国朋友的无私帮助,现在他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帮助他人。“今年我不回家,但能帮助旅客和家人团聚,也算过年了!”恩泽说。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人可为、处处可为。除了“老外”志愿者,在进站口、检票口、候车区、售票处等旅客密集区域,随处可见“红马甲”。他们有的来自地方高校,有的是铁路青年,把温馨细致周到的服务送到旅客最需要的地方。

今年春运期间,郑州站团委根据管内客流情况,统筹设置志愿服务岗点和各岗点志愿者人数,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充分发动站内青年力量,拓宽社会动员渠道,招募部分高校志愿者,共吸纳了54名路内外青年参与到春运志愿服务中。

青年志愿者在郑州站管内客流较大的郑州车站和郑州东站的进站口、检票口、服务台、售票处、中通廊等8个岗位开展服务,承担旅客信息咨询与引导、秩序维护与安全协助、重点旅客帮扶等职责。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车站动态调配志愿者人数和位置,准确把握旅客需求,实现志愿服务便利化、精准化,切实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作为春运志愿者,他们用心服务南来北往的旅客。当然,这群可爱的外国友人也沉浸式感受着中国春运的独特氛围,留下一份关于春运的美好记忆。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倩 文/图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