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难民”,应该是最近几天中文互联网上最火的话题。
TikTok在美国的禁令生效在即,引发了美国TikTok用户的大规模迁徙,而他们的目的地之一,就是全球共用一个版本、氛围和玩法类似、有点国际范儿的小红书。
这场迁徙带来的是,1月15日小红书登顶87个国家App Store的免费排行榜第一,今天回落到了81个国家费排行榜第一(第三方平台七麦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在1月13日之前,这些国家小红书的日均下载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中美友好讨论的社区氛围,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而知危编辑部今天想带你了解一下:
这所谓的“泼天富贵”对小红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其内部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七麦数据显示,小红书在1月13日起全球下载量猛增,知危编辑部整理了数据:截至今日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的近七日iOS端下载量(基本上可以看作近3日数据),分别为713095、708379、571165、458640、375235。这主要五国近七日合计下载量超过280万。
考虑到受美国禁令影响的区域主要为北美地区,TikTok禁令发生后,美加地区注册用户更可能活跃在小红书,我们重点关注:美国小红书下载量在1月13、14、15日直线上升,大概为10万、24万、35万,加拿大下载高峰稍滞后一天,分别是1.3万、34万、34万,1月15日已较前日有小幅下降。
也就是说,北美地区有大约138万用户下载了小红书,不过,下载归下载,那使用的数据呢?
1月15日,一位近小红书侧人士向知危表示,最近舆论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内部来看DAU(日活跃用户数)并没有太大波动。涌入用户和1.4亿的日活用户大盘相比“确实没有太大影响”。
而一般来说,新增用户的活跃度和行为模式通常与老用户不同,5%以上的增长才可能导致社区生态的显著变化,所以现在涌入的美国人并不会影响小红书的生态。
之所以出现满屏外国人的现象,主要与算法推荐有关,短期内讨论某些话题(比如TikTok难民、猫猫税)的外国人突然增多会使相关互动增加,从而让推荐流量增长,这样的增长又与国内用户对老外的好奇一起造就了更猛烈的螺旋上升。
有知情人士向知危表示,实际上小红书对TikTok难民们“没有主动增加曝光”。
多位知情人士向知危表示:这次完全是一个偶发事件,并且是由外部的信息和影响传导到内部的,近几日各部门都开始密集开会。
据这些人士表示,在经历了短暂的喜悦之后,小红书团队开始逐渐冷静,主要以观察为主,没有过多干预。
好在,社区也的确形成了某种自治,老用户会自发提出一些避免纷争、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规则,并获得社区其他成员的认可。
技术侧,针对用户需求声量较高的翻译问题,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社区技术部门的一个组全员已从1月14日开始负责研发小红书的实时翻译功能,预计很快会上线。知危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有知情人士向知危表示:内部技术层面承接工作最为积极,除了实时翻译,包括注册、浏览到发布等基本功能响应都非常迅速。
同时,也有知情人士向知危表示,社区翻译功能同样涉及审核问题,上线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小红书内部对此次事的谨慎程度也可以从另一个动作上体现,知危获悉:1月15日,小红书集中与一批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主要保密内容为任何此次事件相关的事宜。
从目前为止的情况来看,中西方用户在小红书获得了难得的蜜月时刻,在TikTok被制裁的层面下,美国用户似乎依旧想把中国软件当成桃花源。
虽然事情的起因源于政治因素,但实际上真正让这次文化交流得以达成的反而是“抛弃政治因素,人与人更平等交流”的用户价值观。
有知情人士告诉知危,从小红书内部观察来看,这次涌入事件某种程度上坚定了小红书对于社区价值观的认可,“如果选一个本土平台做这样的国际用户承接,只有小红书”。
小红书“真实、多元、包容”的核心理念塑造并影响着活跃用户,这样的生态为这群“赶时髦”的海外用户留下来提供了优势。
当然,社区内一些新的声音也值得关注,随着蜜月期的度过,难免会有一些极端的用户涌入,如何处理这些声音对社区生态的影响,也是内容端需要考量的。
有一些本土用户也开始意识到并吐槽自己内容因为外来流量的涌入导致曝光下降,“是个老外就能获得几百几千点赞,发个猫就有粉丝。”
内容社区流量总和是有限的,一般主要分为免费流量、付费流量和互动流量。小红书每篇合规笔记都会分到流量,再通过互动率等指标进行进一步流量分发和推荐,和抖音相比,小红书的商业化流量稍低,但在流量池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平衡不同文化背景的社区内容的流量分配,是技术部门需要面对的问题。
而另一边,美国“战场”的主角TikTok,将在3天后迎来政府的审判。
但,这并不是一个“最终”的审判,随着美国政府的换届,TikTok或许有新的转机,如果有转机,所谓的“难民”,就也不存在了。
如果这样,那就是小红书与TikTok对外国人的争夺战了。
知危
知危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