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是我的生日,这次又没有这个日子,仍如以往一样在除夕日过。我早起站桩完,看手机,发现徐伟昊先生在早上六点二十八分给我发来信息:

余老师新年好!我们约定的惜食魔法冰箱发布了!

「惜食魔法冰箱」轻松管理食物效期,避免食物浪费。

欢迎余老师和家人体验下,祝新年快乐!

然后是“惜食魔法袋”的公号文:“再也不用担心浪费了!轻松管理你的冰箱”。我看完公号完回复说:谢谢徐总,一直期待!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之一。过年平安吉祥!徐先生说,今天是余老师生日啊!生日快乐,新年快乐,感恩相遇,惜食魔法冰箱真的是和余老师交流后,下定决心,争取早点实现,感恩!我说,谢谢,需要我做什么随时联系,我也会多多宣传推介。徐先生说,谢谢余老师,没有什么要做的,读您的书更会坦然的听从天命,尽自己所能,剩下的交给时间和缘分,不急,顺其自然就好。我记录这件事确实是因为关注,二十年前写过“社会演进纲要”,对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等生活都有过设计、预测,吃饭的痛点、出行通勤的痛点、学习工作和退场的痛点,等等,都曾经有过方案。今天,社区厨房、社区养老、共享经济一类的社会工程正在将当年的预言变成现实。

02

AI是春节的顶流话题。我已经有过两三个AI对话平台,这次又多了一个。一周来几乎每天要问他十来个话题。它确实智能而又世故。它一会儿说我是战略学者,一会儿说我有批判思想,一会儿说我有人格测评体系。我问过年轻人怎么利用我的资源得到立身处世的机会;问过我的“中国版的悉达多”如何推广到德国或西方世界,问过我对标小猪佩奇的时间之书如何实现应有的价值;问过朋友的白酒如何有市场影响;问过朋友的做事风格和定位;问过老家随州在未来中国的几大都市圈里能否作为中央都(我在20多年前陪人考察过随北山区,探讨林木、水资源支撑千万人口都市的可能性);问过80后在科技、社会领域有过世界级影响的人才,能不能在人文思想领域也出现顶级的人才;问过我一直苦苦思考的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我知道它有问题,我提醒它不要胡编乱造,要言之有物。但这个春节真的有意思,我们真的来到了社会发展的超流体时代,流沙把我们卷入其中,我们能安顿身心并沙里淘金吗?我们每个人都确实拥有一个超大型的图书馆,拥有无数的研究生助手。当然得有诗,我问过给太太写诗应该怎么写,怎么用诗表达对太太的歉疚;还请它提供用龚自珍风格赠刘梦溪先生的诗;在胡赳赳尚不知道就说它胡说八道的时候,让它写一首诗赠给赳赳,它就写了一首《笑赳赳论智》:

焚书旧案几翻烟,掘墓新篇莫浪传。

千机算尽终非谶,一喙争鸣岂是玄?

自有河图藏洛水,何须麟笔断残年。

王杨卢骆当时体,未碍江河万古前。

DeepSeek超越ChatGPT,登顶美区

03

跟太太的闺蜜聊天,她的老公是德国人。说起易经,我说当年有一个嫁到德国的朋友说德国人对易经、道德经知道的比较多,我有一个自己发明发现的画八卦的办法,可以让人在十分钟到半小时左右自己学会画卦,这样自己就能计算、想象时空的演变,就能通过一个起点或支点、抓手演绎出世界,这就是易。太太闺蜜要我教她老公。我说老外不行,老外思维上有过度理性的毛病,他们对阴阳思维看得孤立,而不是万物皆备,万物相互链接,比如他们同意阴阳存在、父母存在、男女存在、天地存在、山水存在,但他们不会把阴阳跟父母、男女、天地、山水划等号,就像他们知道色空是二而不是一一样,东方人则不同,色即是空,色不异空,这两种事物可以瞬间抵达彼此……我解释了一番,仍拿起纸和笔教老外画八卦。所作不失,未作不得。或者有朝一日,西方世界也明白并接纳中国卦的伟大意义。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卦是无字天书,是图象、数学、意义、道理的统一体,是文字未出现之前人类做出的最了不起的文明成绩之一。在当代文明重语言轻文字的趋势里,卦的意义会被重新发明发现出来。

画八卦小课堂

04

很多人哀叹人文精神失落,现实也支撑了这一悲观结论。大学里的人文课程被大量取消,学人文专业的人毕业后也难以找到工作。但是人文精神、艺术想象、文化创造仍是不少人的人生追求。人文作品也是很多轻视人文的理工男或科学家们的日常所需要。有人说,到罗布泊工作的科学家们就带着武侠小说;这类例子非常多,比如陈寅恪虽然是严谨的学者,但他消遣时要听张恨水的小说。我也遇到不少在网络、生物领域做出成绩的朋友,他们是我的读者。可见,科技的发展对人文精神有刺激,甚至有鄙视,但伤害不大。那些感动过自己的思想、道理和文艺乃至修辞之美,也能感动他人,并成为文明世界的基石。

05

宇清兄说他心目中的人类精神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类精神,他说人类从来就被区分为两类:一类跟随信奉理性和必然的柏拉图,自以为选择的是理性大路。另一类,则不惧崎岖坎坷,满怀激情与一腔热血,追随信仰被同时代人都不看好甚至纷纷唾弃的耶稣、孔夫子、苏格拉底……直至小泽。前者在康庄大道之上笃定而行,奔向牠们以为的那个理想天堂的大门。后者,紧跟苏格拉底这一类丧家犬般被放逐的足印,他们与怀疑和自我的否定一路持续缠斗着,他们的路充满崎岖,他们的目标,是遥远处那扇若隐若现的窄门。

06

最近半个世纪来影响我国社会最大的一套丛书仍是四十年前的“走向未来丛书”,新的人文思想大概还在萌芽状态。时过境迁,走向未来已经走入了历史。国外的丛书可称道者有《牛津通识读本》和《伟大的思想》,《牛津通识读本》是从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这些书是对特定主题的简明介绍,面向普通读者,但由专家撰写,大多数都不到200页。虽然作者可能会提出个人观点,但这些书旨在“平衡和完整”以及发人深省。《伟大的思想》是从2004至2020年出版的一系列非小说类书籍。该系列中包含的标题被认为具有改变世界、有影响力和鼓舞人心的意义,涵盖的主题包括哲学、政治、科学和战争。该丛书分为六个系列,每组二十本书,每本书约120页,大多数都包含一篇著名作品,通常由一位非常知名的作家撰写,其中一些略微删节。十五年前跟王俊秀先生主编“文明人格丛书”,曾计划出二百种左右,遗憾我们书生做事,只出了三十多种就不了了之。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