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学名叫“馒头”,豫东农村最常见的主食,过去是,现在还是。它静静地见证了岁月的更迭,目睹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耕耘与生活变迁。与其说是食物,其实更像是乡土文化与生活记忆的载体。
我的孩子,遗传了我对馒头的偏爱,每次抓起馒头,总是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也正因如此,每次用餐过后,餐桌上便会星星点点地散落着许多馒头碎屑。这些细碎的颗粒,有着一个满含温情的名字 —— 馍花,我奶奶说的。
在我的记忆深处,奶奶的形象与 “俭省” 二字紧紧相连。她一生都秉持着节俭的美德,在那些数不清的俭省之举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拾馍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
奶奶的衣服,好像只有一种颜色——黑色,那是一种深沉、内敛的黑,或许是她在漫长岁月里默默承受生活重担的象征,又或许是她无声选择的质朴表达。所以,她衣服上馒头碎屑——也就是她说的“馍花”,就很显眼。 在奶奶黑色的衣服上,还真的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我还给它起了个另外的名字——馍星。那时的我们,年少无知,总是漫不经心地顺手一抖,任由馍花散落一地,毫不在意。而奶奶,会先沾湿食指,一个个拾起,再小心翼翼地送到舌尖,然后抿嘴吃掉。那时,孩子们都笑她本事大,可以“摘星星”。而奶奶,总是佯装嗔怒,带着浓浓的乡音笑骂道:“你们这些个龟孙,要是经历过五八年,就不会笑话我了。”
奶奶口中的 “五八年”,于祖父辈和父辈的记忆深处,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是一段被饥饿与苦难笼罩的岁月。奶奶曾多次向我们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五八年”,并非仅仅一年的艰难,而是持续数年的漫长煎熬。最困苦的时候,春天来了,大地上却见不到一丝嫩绿的新芽,因为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饥饿的人们抢着吃光了。每一片叶子、每一根草根,都成了延续生命的希望。
听了奶奶的讲述,我们这些孩子仿佛一夜之间懂事了许多。再看到奶奶拾馍花时,心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嬉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敬意,再也不会去笑话她那 “摘星星的本事”。
再后来,奶奶的眼睛花地很厉害,用她的话说叫“不济事了”,曾经能清晰可见的馍花,如今在她眼中已模糊不清。然而,令人惊叹的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奶奶 “拾馍花” 的功夫。她依旧能凭借着一种神奇的直觉,精准地找到那些馍花。现在回想起来,奶奶的眼中虽已看不到馍花的踪迹,但在她的心里,每一朵 “馍花” 都被深深地珍藏着,从未丢失过一颗。
奶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老人家“拾馍花”的形象,却时常浮现在眼前。我没有像奶奶那样拾过“馍花”,但我会跟孩子讲,他有个爱“拾馍花”的太奶奶(曾祖母)。孩子虽然没有见过太奶奶,但他凭我的讲述去模仿太奶奶“拾馍花”的动作,倒也有几分神似。
现在想想,奶奶所珍视的,不仅仅是那几粒馍花,更是对生活的敬畏与对来之不易的食物的感恩。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馍花,也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富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应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