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水马龙的现实世界里,马路宛如一个微缩的人性实验室;在车水马龙间穿梭的车友中,悄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最讨厌两类人,一类是插队的,另一类是不让我插队的。细细品味,这句话仿若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析出我们灵魂深处的隐秘矛盾——平日里,我们仿若正义的忠诚卫士,挺立在道德的高地,对插队这种破坏规则的行径投以鄙夷的目光,仿佛自身是秩序的捍卫者;可一旦命运的齿轮转动,自己被迫置身于急需插队的窘迫之境,心底那份渴望他人体谅、慷慨相助的渴望,便如决堤的洪水,瞬间冲破理智的防线。

初为新手时,我也有一次刻骨铭心的插队经历。当时,导航画面诡异地停滞不动,我就这么眼睁睁错过了右转的绝佳时机,再往前,便只能无奈踏上高速。正值晚高峰,右转车道上车辆排起了长龙,前后车之间的距离近得几乎能贴上,想必都是为了严防插队。我心怀忐忑,打着转向灯,两次尝试右转并入,皆以失败告终。第三辆是货拉拉,我心底已不报任何希望。就在右转车队缓缓启动之际,我抱着最后一丝勇气再次尝试向右并线,令人意外的是,货拉拉并未启动,我却也不敢贸然打方向,心悬到了嗓子眼儿。出乎意料,货拉拉司机竟热情地向我招手示意让行,那一刻,我仿若在黑暗中看到曙光,成功并入右转车道。心咚咚直跳,那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是对货拉拉小伙子深深的感恩,感慨这萍水相逢的善意竟如此温暖。

还有一回,我驾车前往商场,路口车水马龙,大家都在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突然,一辆外地牌照的车疾驰而来,车速之快,意图之明显,让我瞬间警觉。当时我心里就想,这可万万不能让,若是让了,怎对得起身后那些辛苦排队的车主们?正僵持间,对方副驾车窗缓缓摇下,递出一包烟,意图不言而喻。看着那包烟,我心中五味杂陈,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让行,只是烟,决不能收。后来在商场里竟又碰面了,得知他们是第一次来这里,恰逢地铁施工,道路被改得面目全非,连导航都被绕得晕头转向,很久才找到地方,实在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插队。那一刻,我心中的芥蒂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理解与包容。

我很少插队,但难免会有疏忽大意的瞬间,或是对前方路况预判出现偏差,就这样,一个恍惚间,便错过了变道的时机。此刻,放眼望去,心心念念的那个路口虽近在咫尺,却仿若被一道无形且坚不可摧的屏障硬生生阻隔开来,在这般无奈之下,插队,便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会先平稳心绪,继而缓缓摇下车窗,朝着旁侧车辆的驾驶者报以歉意的微笑,同时挥手示意。那挥动的手臂,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请求,更是我对他人理解的渴望,而大多数时候,对方大多会大度地礼让,这份不期而遇的善意,令我满心感恩。待顺利通过后,我会竖起大拇指,向那位车主致以谢意,随后迅速跟上前方车辆,绝不拖泥带水,不耽误后车提速,这是我对他人善意的尊重与回馈。

反之,当遭遇他人插队时,若对方深谙尊重之道,懂得亮起转向灯示意,传递着礼貌与问询;或是如我一般,摇下车窗,挥手间满是真诚与敬意,面对如此情形,我定会毫不犹豫地松开脚下的油门,主动让行,用同样的温暖回馈这份尊重。即便遇到那些故意悖逆规则、妄图蛮横硬挤过来的车辆,纵然心底会瞬间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不悦,可稍作思量,我还是会选择退让一步。但愿在未来那充满未知与变数的行车旅途中,或许某个转角,我便会再度陷入急需插队的尴尬困局。彼时,我将会多么渴望旁人能向我伸出援手。正因怀揣着这份将心比心的共情,无论面对何种插队情形,我都愿意选择包容与礼让。

然而,有一种行为着实令人心生厌恶,那便是插队之后,却悠悠然仿若无事发生,不紧不慢,即便前方道路空旷,也丝毫没有提速之意。这不仅是对身后车主耐心的极大消耗,更是对公共秩序的再次践踏,仿佛在得意洋洋地宣告自己的特权,全然不顾及他人付出的善意。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人性美好与公序良俗的亵渎。

其实,大家讨厌的可能并非插队本身,而是插队背后所暴露的自私、无礼以及对他人善意的漠视。

所以,在滚滚车流中,当以礼为尺,校准言行;以善为辙,印刻温暖。于车水马龙中,守一份秩序,让每一次出发都笃定心安;怀一腔善意,使每一趟归途皆满盈温馨。

同样,在这川流不息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既是行者,亦是他人旅途中或深或浅的一道风景、一位过客。每一次以“让”处世,都是在播撒善意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必将成长为庇佑他人的参天大树,回馈给我们一片清凉;每一次对“让”的回礼,都是对他人善意付出的尊重,都是在夯实文明的根基。你所给予的每一份善意,终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给你,如同星辰闪耀,照亮他人的同时,也会在自己的天空留下璀璨的光影。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