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在朋友圈发起了一项调查:“大家感觉2022年难,还是2024年难”,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回答道2024年更难。他们当中,有的失业了,有的创业失败了,有的忙了一年也没攒到钱,言语间都是辛酸。普通大众对2024年个体命运的反馈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他们对外部环境的体感是越来越寒冷无助。
有人问当下创业者面临最难的问题是什么?我说最难的是个体创业与宏观环境的不对称冲突。常规创业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通俗来讲就是宏观环境适应创业的匹配度,你到底是处于一个向上的经济周期,还是向下的经济周期。
千万不要小看宏观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它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成倍左右着资本、竞争对手、消费者、合作伙伴、员工。如果是持续向下的经济周期,这背后意味着市场增长红利变得稀缺,各路玩家在极度恶化的竞争环境中严重内卷,大家都不再按常理出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降低,资本的投资策略收紧,员工在不确定性中加速流动,合作伙伴节省开支......各种的信任危机蔓延,导致商业运行的效率下降,成本增加。
宏观环境就像一个密闭的空间,随着寒冷来袭,处在里面的人们,每个毛孔都会散发着寒气,脂肪少的人就会先遭殃。在这个时候,创业者需要付出比以往高出数倍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可能也收不到往期的一半效果。
创业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对现金流有个更全面理性地认知。切勿把预期的利润当成了实际的收益,并以此为基数来设定自己的规划。要形成“现金流为王”的财务思维,善于利用“时间差”,要知道利润解决发展问题,而现金流解决生存问题,现金流出了问题,你可能撑不到看到利润的那一天,时间可以让资产变成负债,也可以延长企业生命线。
经济增速放缓,看似是轻描淡写,可现实中却是万千创业者以牺牲营收和利润付出的惨重代价。可能大家以前都习惯了顺境的高速增长,可一旦放缓,会让很多人适应不了这种生存节奏,缺乏穿越周期的抗风险能力,最终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创业和经济环境、人生命运一样都会有周期,基本上都会是波浪线型周期,呈现高低交错,这是规律。有些时候并非个体努力了就能改变,规律非人为因素所能控制,大家普遍对2024年感到艰难,其实它就是多年下行周期的一个临界点,很多外部条件极具缺失、恶化,显然已经无法支撑创业取得发展。
正如经济学者马光远所说的那样:“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你都没赚到钱,现在形势不好你还想赚到钱,我劝你不要为难自己,只要你足够的穷,经济危机就不会对你有多大的影响!你的资产不会缩水,你本来就没钱。”
对于有长远谋划的创业者来说,如果短期内再给自己较真就是徒增烦恼,不如改变重心,站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从创业转向可能当下无法产生营收,但对未来很有帮助的事情,选择扎根和布局未来,当然健康、家庭、爱好也是其中一部分。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放着到手的钱不挣,去做一些短期看不到结果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和确定性来换取机会,拒绝“贫穷思维”,即:有付出就希望马上有回报,短期没有回报的事不愿意干;机会出现时首先考虑风险而不是收益。因为没有钱,所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挣钱上,忽视了更重要的事情。
再说得直白些,顶级企业家赚钱是用一生来谋划,成功创业者是用5到10年的长度来规划挣钱,高级经理人是看年薪,一般人就按月算,按天算的是民工,挣得最少的是小时工。所以,想挣钱,把眼光放长远。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中长期的下行周期,中期是从2020年到2025年的5年期,长期是到2030年的10年期。每个人在这个周期内都会面临一场人生的阶段性牌局,如果大多数人拿到的是一副差牌,唯独你拿到了一副好牌,一定别浪。
记得要好好打,甚至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去赢下牌局和更多的筹码。珍惜人生为数不多的好运气,这样你就能在下一次周期到来之前积蓄足够的能量,做一个长久的赢家。人,要有全局和终极思维,更要时刻居安思危。
当然,我们也可以转换一种视角,即挑战也是机遇。越是形势不好,越是勇猛精进的时候。你的资源,你的实力,都比不过人家,原来都是跟着别人后面跑,现在不趁着别人休息的时候加把劲赶上去,你什么时候还有机会赶上?形势不好,就是最好的机会。
在和很多创业者聊天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在创业中,主业越是不赚钱,且经营困难的时候,自己就会越焦虑。为了改变现状就会盲目地找新项目、跨界投资,希望这些所谓的“退路”能贡献稳定现金流,反哺主业的同时,给自己增加一些安全感。
但往往就是这种在焦虑情绪驱使下的急功近利,在短期诱惑下做了不该做的事,违背了“坚决不碰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的初衷,导致自己陷入两难,甚至万劫不复的境地。
对于创业者来讲,一生赶上一次风口就足够了。从历史视角来看是国运下的改革开放;从经济视角来看是商品时代、房地产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从赛道视角来看有新能源、知识付费、新媒体、电商、社交、搜索、出海、金融、新零售等。
普通个体在正确的时间地点赶上了其中一趟“风口列车”,凭借努力和坚持,深耕一个细分领域的岗位和工作,然后充分开发自身的商业价值。
历史风口是几代人的机会,经济风口以十年为一周期,赛道风口以三年为一节点,微观个体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来全身心投入,等待收获,并在合适的时机搭乘下一次风口,完成转型交接。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下并没有普通创业者可以搭乘的风口,可能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不会有。赚大钱、快钱的时候过去了,你得看得上“小钱”,忍得了“慢钱”,赚得起“长钱”,但千万不要亏钱。等再过几年,你会发现那些想要赚大钱和快钱的创业者都已经消失了,活得久比什么都重要。
当下创业应该“公司做小,能量做大”,真正衡量一个公司能力大小的,不是团队有多少人,办公在不在高档写字楼,营收规模做的有多大,关键在于拼人效比。用最少的人、最低的成本、最灵活的经营方式创造出最理想状态的效益,并巧借人脉、媒体、资本、智力等杠杆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财经作者陈琦
知名财经作者、资深媒体人、凤凰卫视特邀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