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保、国寿和中国信保已陆续宣布董事长易人。中国太平是四家保险央企中最后一家宣布换帅的。

中国四家保险央企的“换帅潮”,终于落下帷幕。

据媒体报道,12月2日上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00966.HK)内部会宣布,年满63岁的王思东到龄届满,他留下的集团党委书记一职,拟由1965年出生的尹兆君接任。

按照常规,尹兆君走完相关程序后,将接任集团董事长一职。

王思东2018年从国寿转投中国太平以后,历任总经理和董事长。他担任董事长期间,搭班子的总经理正是尹兆君。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选择“内部人”尹兆君接替王思东,被解读为“稳中求变”。

今年四季度以来,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国寿(601628.SH)和中国信保已陆续宣布董事长易人。中国太平是四家副部级保险央企中最后一家宣布换帅的。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保险行业便有63家险企更换了董事长、总经理。但四大副部级保险央企密集换帅,还是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换帅密集发生于9月11日国务院发布保险业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之后的3个月内。

新“国十条”是继2006年、2014年之后,国家层面又一次对保险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因而,四大副部级保险央企密集换帅,被业内赋予了风向标的意义。

01 老帅的使命

一般来说,中资险企换帅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老帅到龄退休,需要交接棒;二是业绩重负之下,换帅如换刀;三是公司战略转型,换帅可以加快进度;四是资产端承压,需要新人挑担。

业内人士大多认为,此次尹兆君接替王思东,主要还是第一种原因。

2020年10月,王思东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经理任上,接替罗熹出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当时,他从国寿转战中国太平担任总经理,还不满三年。

王思东接任董事长,被赋予了带领中国太平走出发展迷茫期的使命。

一方面,虽然与中国人保、国寿同属中管金融机构,且拥有齐全的金融牌照,但不管是业务规模还是资源积淀,中国太平远不及后两者。

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兴起,中国太平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旗下的金服、金科等科技子公司还不能有效反哺主业。

王思东任内加大了推进国际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力度。给业界印象最深的,是其任内中国太平对“大养老”、“大健康”业务的拓展。

根据中国太平官网发布的消息,中国太平通过“自建+合作”的方式,已经建立了50家养老社区;医康养和金融科技生态联盟的成员数量分别增加到了26家和35家。

然而,业绩增长乏力,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根据万得口径,2020年至2023年,中国太平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0.98%、8.33%、-1.77%和20.46%,波动明显;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5.86%、-4.54%、-51.59%和34.08%,多数年份处于负增长状态。

2020年至2022年,中国太平总保费及保单费收入分别为2335.34亿港元、2625.49亿港元和2649.95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4.7%、12.4%和0.9%;2023年保险服务收入1074.88亿港元,同比增长-1.3%,波动明显。

2023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同比增幅,虽然从下降62.8%回到了增长44.1%,但依然没有回到五年前的起点。

中国太平业绩增长乏力,固然跟消化历史旧账、新冠疫情冲击、利率整体走低、资本市场波动和税收政策调整有关。但业务模式转型缓慢、营业成本上升过快,亦对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构成了拖累。

2019年以后,减员增效成了各大险企的战术选择,但中国太平逆势而上,代理人数量不降反增。

更重要的是,代理人每月人均期缴保费没有明显提高,新业务价值还出现了下降。

2020年至2022年,中国太平的营收和净利润主要来源——太平人寿的保险代理人分别为38.1万人、38.5万人和39.1万人,每月人均期缴保费分别为12570元、13040元和13280元;新业务价值分别为82.2亿元、74.4亿元和66.6亿元。

代理人数增加,新业务价值反而下降,在中资上市险企中,中国太平是独一家。

02 迟到的改革

以人海战术进行外延型规模扩张,一度几乎是所有中资险企的“打法”。

2019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中资险企感受到了粗放经营带来的负累,纷纷选择瘦身增效。

根据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保险公司代理人数量2019年达到912万的顶峰后便一路大幅下滑,到2023年年末已下降到281.34万人。

另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政务信息发布的公告统计,2020年至2023年,每一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别为971家、2197家、2966家和2060家。

同时,监管部门亦陆续出台了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比如4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法的《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11月14日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11月21日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等。

而对整个保险行业影响最大的,还是9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保险业新“国十条”。

其中,第八条明确提出要“加快营销体制改革”。第九条又提出要“提高数智化水平”、“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虽然相较于中国平安(601318.SH)、太平洋保险(2601.HK)、新华保险(601336.SH)、国寿和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太平“减员增效”的步子迈得小了一些,但改革并没有缺席。

2023年,太平人寿的代理人数量由上一年的39.1万人降至23.47万人,降幅达39.97%;2024年上半年又进一步降至22.76万人,降幅为3.03%。

代理人数量减少了,代理人每月人均期缴保费2023年便上升至14410元,2024年上半年又进一步上升至23415元;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2023年同比增长27.9%,达85.2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8%,达181.1亿元。

或因于此,2023年中国太平保险服务收入略有下降但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却出现了大幅反弹。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继续回升,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达1.3%,净利润同比增幅达65.5%。

对中国太平下一步转型具有领先价值的是,王思东任内大力投入的“大养老”、“大健康”业务踩准了未来十年改革的点,与新“国十条”提出的“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依法合规促进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改革大方向不谋而合。

03 稳中谋变

从王思东手里接棒的尹兆君,几乎复刻了老领导的重要履历。

1965年出生的尹兆君,由中国太平总经理出任董事长是59岁。而1961年出生的王思东由中国太平总经理升任董事长时,同样是59岁。

王思东从国寿投资董事长调任中国太平副董事长、总经理。2020年,尹兆君同样从国寿投资董事长调到中国太平后,接替王思东出任副董事长、总经理。

与有着17年保险行业历练的王思东不同的是,尹兆君此前的职业生涯更多服务于银行,涉足保险行业,只是最近七八年的事。

公开资料显示,尹兆君1990年7月便加入了交通银行(601328.SH),一干就是26年。

直到2016年调任国寿集团副总裁,他先后担任过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助理、北京市分行行长兼北京管理部(集团客户部)副总裁等职。调任国寿集团副总裁兼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后,还兼任过广发银行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行长。

2020年12月,尹兆君从国寿调任中国太平,从党委副书记逐步晋升为副董事长、总经理,2022年6月被提名为太平财险董事长,同年11月获任太平养老董事长。

养老,正是时任中国太平董事长王思东最看重的业务板块。

担任太平养老董事长期间,尹兆君不仅推动了中国太平旗下多个养老实体项目的落地,还在各种场合,公开为中国太平的养老业务站台。

2024年中国太平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尹兆君宣称,中国太平已经完成了养老社区东南西北中的布局,形成了重中轻相结合养老社区的特色模式;保险+大健康方面,中国太平投资了康复医院,设立太平医疗健康基金,搭建太平跨境的医疗服务平台。

10月11日,中国太平投资的重资产康养社区“中国太平·玉兰人家”正式投运。该社区主要服务于京津冀。尹兆君宣称,要把玉兰人家打造成为大型养老社区的典范。

考虑到尹兆君加入中国太平后的主要工作职责,以及公司面临的转型任务和国家对保险业未来十年发展的正题规划,中国太平未来的战略气象,仍将是在稳中谋变、变中维稳。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