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也不敢使用“非遗美学”这个概念。因为现在还看不到有关“非遗美学”完整的理论。以我们现在既有的理论与知识能不能构成这样一个“学问”,还需要讨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非遗具有“美学价值”。
非遗有多重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地域价值、遗产价值和美学价值。这五个价值同等重要,都是非遗学必须关注和阐述清楚的。现在把美学价值提出来,是因为我们对非遗美学价值远远不够重视,但不管我们重视与否,非遗的美学价值都极其重要。
说它重要,是因为所有非遗都是美的,甚至可以说,非遗是一种美的存在。但这种美不同于精英文化,它来自民间文化,它是民间大众的集体的创造,我们过去称呼它为“民间美”,本质上相对于个体化的精英文化。于是,我们认识民间美便有了一个“对应物”,即精英文化。每当对照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的形态与本质就更加清晰。
精英文化是个人创造的,强调个人的艺术主张,是一己的含有理性的自觉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精英文化追求个性、原创性、创新和自我。
民间文化则不然。民间文化是民间集体创造和集体认同的。凡是被集体认同的都代代相传,凡是不被集体认同的便被丢弃。民间文化追求共性,不强调个性。这也是民间文化的特性。
一个是个性的,一个是共性的,这是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根本的区别。
进而要说的是,民间文化的这种共性是一种地域性。
这由于民间文化形成于遥远的古代。在古代,交通不便,生活封闭,所有民间文化都是在一方水土中生成的。它们受各自的山川、地理、气候、物产、民族、历史的滋育与磨砺,渐渐孕育出自己地域特有的人文气质,而不同的人文气质都是以一种独异的美表现出来的,我们称这种独异的美为地域美。
民间美和地域美是一种集体的美。
在美学中,“审美”两个字“美”和“审”是两个意思。“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审”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发现、感知和认定。
人凭什么发现和感知到美?靠的是美感。人的美感由何而来?与生俱来。美感是人的天性,天性即人性,应该说“美即人性”。
人从客观世界发现、感知、欣赏和享受到美,也是人与客观世界(包括大自然)与生俱来的一种美好的交流与和谐。这是人本身具有的文明的本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从文明史上说,文明的下一步便是创造美了。这便使人与动物彻底划清界限。于是艺术便诞生了。
民间美不是自然美,而是一种民间的文化创造。它既源于人们天性的美感,又来自人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这种美感和情感随时随处、自然而然地表达和发挥出来。人的美感不只是视觉的(造型、线条、色彩),还有听觉的(声音)、味觉的(味道)、身体的(动作)等等,这便创造出民歌、舞蹈、说唱、绘画、雕塑等艺术。这种丰富性表现在各种民俗的事项中,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这叫我们联系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那句有关美学的名言:“美是生活。”
民间把各样美的创造融在生活中,是为了娱乐自己,满足自己。从文化的本质上说,民间文化不是精英式的纯文化,而是一种生活文化。
民间审美与精英的审美是全然不同的两个系统。民间审美是纯感性的、情感化的、自发的、本能的,又是传承的、集体性的、程式化的、约定俗成的。它有缘自源远流长的原始文化开放而自由的一面,又有长久生成于各自封闭的地域带来的自我限定的一面。这便造成了一种由来已有的偏见,认为追求精神深度和强调创新的精英文化高于依恋于原生态的民间文化。这种偏见使得民间文化没有记载,不被研究,自生自灭,给我们今天的非遗保护带来极大的困难。
不同的文化是平等的,彼此不能替代,就好比不同的美也不能互相替代一样。相比精英文化的深刻与创造性,民间文化的质朴、率真和生命本色一样不可替代。柏拉图所谓的那种“真善美的极致”,既保存在人类的历史经典里,也深藏在大地民间文化的精粹中。这个话题应该放在美学的研究中。如果真的研究下去,就需要一本大书来表达了。
今天,当民间文化的精华成为非遗之后,美的文化内涵、历史感与地域特色便加倍地突显出来。尤其是地域美。长调之于内蒙、秦腔之于陕北、细纹剪纸之于乐清、打树花之于张北等等,所有非遗对于一方水土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一组惯用的颜色、一种奇妙的腔调、一个特异的动律或技艺,都使这块土地的人文与审美独具魅力。
因此说,民间文化是最具地域文化特征的,非遗更是如此。
但是地域美是历史形成的,不可再生,地域美的保护遂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关键。我们称之为“审美保护”。
美是一种精神性的感知的事物,“审美保护”怎么做?从非遗的性质出发,“审美保护”的关键在传承上,特别是在代际传承上。审美很容易在传承过程中丢失。这一要看我们对该非遗审美的特征认定得是否准确,二要看传承人对自己拥有的非遗美是否自觉,三要看该项非遗的技艺经典是否真正得到传承。这也是非遗学者可以助力传承人的地方。
在当今全方位开放的世界中,非遗遭遇着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各种商业文化强势的侵蚀与异化,原有的地域特征正在弱化。这是非常危险的。从全局看,失去了地域性就失去了文化的多样性;从每一项非遗的个体看,失去了地域性(特别是地域美)就失去非遗自己。我们是否把“审美保护”提上日程,这真要看我们是否懂得“民间审美”的价值,并有“审美保护”的意识了。
我们的非遗大部分是农耕时代创造的。农耕社会相对稳定,时间长,民间文化又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长久地生活其中,早已熟视无睹。但是今天不同了,在时代审美、商品审美、流行审美的冲击下,如果大众对自己的审美传统没有认知,没有自觉,民间审美——特别是地域审美便会渐渐消散。
这是非遗学要对其美学价值进行“学术关切”的重要缘故。
2024.4.16
2024.5.19定稿
本文选自《非遗学原理》
首发于《民间文化论坛》2024年第5期
冯骥才工作室
冯骥才先生的个人工作室,在辅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之外,还承担大量与其写作相关的编务工作、冯骥才档案资料收藏及相关研究任务,又兼具《大树》季刊编辑、网站管理、信息发布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