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上下各环节均处在低位磨底、供需错配状态,整体呈“量增价减”发展趋势。中国光伏协会甚至在10月提出0.68元/瓦的行业最低组件成本价,呼吁企业强化自律,防止低于成本进行销售投标的“内卷式”恶性竞争。
行业寒冬之下,就连龙头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近日,被誉为“光伏四小龙”之一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SH:688599,下称“天合光能”)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大幅下滑的各项业绩指标,足以反映该公司的潜在经营风险。
此外,天合光能重点布局的海外组件工厂项目也出现变故,其主动将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5GW光伏组件厂出售给美股上市公司FRETR,并获得后者的股权,而该组件厂刚步入投产的关键期,首块组件即将下线。
正如天光合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所言,光伏产业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未来的风险因素如何演变尚不得而知。“减速策略”能否帮助该公司穿越寒冬、涅槃重生,也需要时间去观察。
一、业绩全面下挫,市值大幅缩水
根据财报,天合光能2024年前三季度的累计收入为631.4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811.19亿元下降22.16%;归母净利润为-8.47亿元,同比下滑116.67%;扣非后净利润更是达到-10.70亿元,同比下滑120.90%。
贝多财经发现,这是天合光能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的情况。该公司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2亿元、11.56亿元、24.02亿元和50.77亿元,2022年和2023年的增速还曾达到107.74%和111.34%。
2024年第三季度,天合光能的收入为201.7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17.36亿元缩减36.4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3.73亿元和-14.6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89.31%和204.25%,且环比由盈转亏。
要知道,在行业普遍亏损的上半年,天合光能的归母净利润规模虽然同比大幅缩减85.14%,但仍实现了5.26亿元的盈利。也就是说,三季度的大额亏损直接将天合光能拉入了业绩泥潭,盈利端面临重大压力。
另据天合光能财务负责人吴森透露,2024年第三季度该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12.46%,相较于第二季度13.85%的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是光伏组件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所致。
面对急转直下的业绩表现,天合光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在三季度业绩会上解释称,面对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该公司在主动选择了“减速入弯”,故而市场看到的是天合光能优势市场阶段性减速的状态。
但天合光能现阶段的业绩,显然已经无法令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满意。该公司的股价达到88.33元/股的高度后便持续下探,2024年11月18日报收23.60元/股,自2022年8月以来股价跌幅已接近膝斩。
鼎盛时期的天合光能市值曾一度超过1900亿元,实控人高纪凡也借此登上科创板首富之位。而截至2024年11月20日收盘,该公司的市值却仅约520亿元,市值相对缩水1380亿元,相对缩减73%。
二、存货规模高企,敲响负债警钟
在高纪凡看来,天合光能的支架业务、分布式运维业务等多元化业务板块,在第三季度继续为该公司贡献了稳定的利润与现金流,有效缓解了单组件业务面临的市场挑战。此外,储能业务也为其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奠定了基础。
通过加强库存和应收账款管理,提升流动资产效率,天合光能截至2024年9月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2亿元,已连续两季度实现现金流入,不过规模仍较2023年同期末的102.55亿元减少62.63%。
截至同期末,天合光能的存货规模已达到264.13亿元,相较于年初的234.04亿元增长约30亿元,且这部分存货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32.3%,库存商品和原材料积压问题或将影响该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
天合光能居高不下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同样值得关注。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的应付票据为69.14亿元;应付账款为288.31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0亿元,另有33.69亿元的合同负债待偿还。
天合光能的九月末的总负债突破千亿门槛,高达1010.66亿元,负债规模位列光伏头部行业之首。其中该公司的短期借款为92.06亿元,较年初增幅近50%;长期借款更是在九个月内呈翻倍增长,由年初的113.18亿元增至259.41亿元。
相比之下,天合光能手中的货币资金仅有262.04亿元,远不能覆盖高额负债。持续的外部借债还衍生出了大规模的利息费用,该公司前三季度的利息费用达到13.4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35亿元增长44.19%,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更不容乐观的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资本市场及相关政策变化因素,天合光能于7月初宣布终止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案。据悉,该项计划已筹备一年有余,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9亿元。
虽然天合光能强调此举并不会影响其他融资安排,但对于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该公司而言,募资项目终止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更何况,该笔资金原计划投向高效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扩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
三、出售投产工厂,推进海外合作
贝多财经注意到,天合光能的扩产提能模式堪称激进,即便身处库存加速出清的光伏行业深度调整期,也并未停下产能扩张的脚步。
据天合光能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24年6月末,“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一期20GW已投产。在不改变募投项目的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的前提下,二期15GW延期建设,项目整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至2026年6月。
此外,高纪凡表示,天合光能海外市场的印尼1GW电池组件、美国5GW组件项基本完成。预计到2024年年末,该公司能够实现硅片产能55GW,组件产能120GW,N型电池产能70GW,P型电池产能规模有待进一步明确。
值得关注的是,天合光能于近日同意关联方Trinaway Investment Second Ltd.(下称“Trinaway”)以1475.25万美元的价格认购美股上市公司FREYR Battery, Inc.(下称“FREYR”)定向增发的1405万股股份,对应19.08%的股权。
天合光能的《关于对外出售资产暨经营合作的议案》显示,Trinaway将其下属的核心资产TUM1出售给FREYR,而本次涉及出售的底层资产,恰恰是天合光能在美国建设完毕即将投产的5GW组件工厂。
据悉,上述工厂于2023年9月宣布建设,预计投资2亿美元,且11月1日才步入投产环节。且天合光能董事会秘书吴群曾透露,该公司三季度组件业务的海外销售份额占比分别约为50%,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愈发显著。
在此重要节点,为何天合光能会选择将投入大量时间、资金成本的海外工厂转手给他人?天合光能财务负责人吴森表示,双方未来将持续进行一系列经营合作,帮助公司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实现在相关领域风险收益的最佳平衡。
但实际上,FREYR的财务表现并不出色,不仅2023年、2024年上半年没能实现营收,还录得了-7309.6万美元、-5585.1万美元的净亏损,资产总额也在半年内下滑了7186.7万元,业绩基本面的风险明显大于收益。
不过此次交易完成后,天合光能将获得1亿美元现金,以及1.5亿美元面值的优先票据,并实现投资收益,预计2024年利润总额和现金流将有所增加,而与FREYR的合作究竟能够为天合光能带来多少潜在机遇与挑战,尚不得而知。
贝多财经
贝多财经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