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二届(2024)全国中医药非遗技术传承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此次大会吸引了中医药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融合发展战略。

大会备受瞩目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砭术代表性传承人胡海涵老师的收徒仪式,彰显了国家对砭术这一古老非遗技艺传承的高度重视,也为中医药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深入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杨荣臣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强调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本次大会促进中医药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成果转化寄予厚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与非遗保护工作,一系列利好政策为中医药非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次大会响应国家号召,以深入挖掘中医药非遗文化价值为目标,致力于促进中医药非遗与大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北京上道中医学研究院胡海涵院长作报告

作为中医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砭术在大会中备受瞩目。胡海涵老师,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砭术传承人以及北京上道中医学研究院院长,自幼学医习武,在中医领域深耕不辍。他多年精心研修,将砭、针、灸、药、导引按跷等多种疗法巧妙融为一体,独创中医砭道养生疗法。其在头、颈椎、肩周、腰椎痛,坐骨神经痛、宫寒痛经、乳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腰间盘突出,失眠、心脑血管疾患等亚健康问题的预防、保健、康复调理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成果斐然。同时,他还拥有十余项国家专利,荣获多项知识产权保护,其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在业界和广大群众中赢得了高度赞誉。 

当日中午,举行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砭术代表性传承人胡海涵收徒拜师仪式”。拜师仪式前,胡海涵老师发表了《传承中医非遗砭术绝技,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主题演讲。他提到,砭术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历史源远流长,对解决疑难杂症效果显著,是中医文化瑰宝。在新时代,传承与发扬砭术对于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拜师仪式上,二十余位弟子向胡海涵老师行鞠躬礼、奉茶、献花,并递交“拜师帖”,正式拜师入门。胡海涵老师寄语弟子,期望他们秉持谦虚好学的态度,深入研究经典,博采众长,勇于实践,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为中医药非遗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足健会廖海涛会长

中国足健会廖海涛会长做了祝贺,同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彦朝在见证,他们高度评价了胡海涵老师的师德与医术,鼓励弟子们铭记师恩,尊师重道,传承砭术精髓的同时,坚守大医精诚的医德,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添砖加瓦。这次来参加见证的还有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世龙律师、中国军转民冀中人社长、道家清静派无为老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非遗传承工委会秘书长张彦朝发言

弟子向胡海涵老师献花

弟子向胡海涵老师敬茶

胡海涵老师向弟子送拜师贴

弟子诵读拜师帖

中医药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而砭术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非遗砭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呼吁更多热爱中医文化、有志于投身健康事业的人士加入到非遗砭术的学习传承中来。学习非遗砭术,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更是开启一扇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健康福祉的大门。让我们携手共进,成为非遗砭术的传承人,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构建健康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不仅为中医药非遗传承搭建了重要平台,更为推动中医药非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中医药非遗将继续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胡海涵老师与见证人和众弟子集体合影

本次传承弟子均是经过严格筛选而出,其中有精英企业家、健康行业从业者,还有在校学生。他们对砭术满怀热爱,拥有弘扬砭术的坚定决心。这些传承弟子们将肩负起把古老砭术发扬光大的神圣重任。

本次传承人(不分先后):胡恩烁、龚道喜、孟宝、徐子晗、包纾薏、金玉芳、艾伦、孙金荣、高玉梅、杨正凯、董梅丽、贾平、廖小丹、聂万生、聂纪同、徐军玲、孙银妃、李玉荣、刘景霞、吴德明、张玉东、陈得嵘、张艺馨、王海波、李玲。

来源:北京五行康 

编辑:张凤明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