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读者阅读拙著,能够理解我的用心:我并非只做学术研究,而是希望为己为人陈述一个“中国方式的安身立命”;更盼望中国传统的“个体”与“群体”的紧密关系,亦即“天人”的合一与“群己”的合一,能够与世界应当走入的途径,彼此一致,互相启发。
——许倬云

总 序

◈ |  许倬云
这套“著作集”,乃是我在芝加哥大学考过学位以后,至今六十余年,在专业的岗位上累积的成果。
此外,另有一些专题的有关论文,分别刊登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文史哲学报》等专业期刊;此番整理成集,则是将上述单篇论文分门别类,汇集成帙,供读者参考。

许倬云学术著作集

这套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著作集”中,从《西周史》、《形塑中国》到《汉代农业》这三本书,虽然成书之序有先后,而在我心目之中,却是这三本著作联结为一,叙述古代中国自西周建立封建制度以来,经过春秋、战国列国并存的阶段,终于经过秦、汉而实现大一统。这一进程,先聚后散,然后又再行拼合,俨然成为东亚的大帝国。
在此阶段的中国,政制统一,乃是皇权专制。而《汉代农业》陈述了整个过程中经济因素的成分及其融合。最终,中国发展出世界上最早的“精耕细作式农业”,终将农舍工业与农业的收获相结合,凝聚为以农业产品为商品的交换经济。这是经济、社会两方面的整合,与皇权专制互相配合,进而熔铸为一个巨大的共同体。
只有经由如此的整合,中国这一皇权制度最后才得以凝聚为具体的“生活共同体”。如此生活共同体,才足以支撑理念上的“文化共同体”。二者之间,又以文官制度的管理机制作为骨干。
在世界史上,这三本书所代表的形态,并未见于其他地区大国发展的历程中。因此,我愿意提醒读者:中国凝聚得如此彻底,与其说是因为其政治体制的整合作用,毋宁说,奠基于经济代表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代表的“思想形态”,才使得“中国”二字凝聚之坚实,远远超越民族主义和文化共同性,成为独特的国家单位。
在撰著前述三本书的过程中,我的主要论点不仅是思考专题内部之逻辑,而且体认了,“中国”之形成在人类历史上,自有其独特的过程。
至于其他三本拙著,《水击三千》、《熔铸华夏》以及《我者与他者》,其主要论点也无非努力澄清上述巨大“共同体”的形塑过程,以及各个构成单元之间的互相依存。前三本拙著侧重于时间轴线上的进程;而后三本拙著则着力在平面发展上的“互联性”。
若将六本拙著合而言之,其整体关怀则是中国的“ 天人感应”及生活上的心灵与环境之互动;又将如此庞大的共同体,设法安置于这一广宇长宙的多向空间,以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互相感应;同时也提醒国人,时时不要忘记——单一的“人”与“人间”,以及集体的“群”与“群间”,都是互动、互依、互靠的。于是,这上亿的人群,不仅是生活在庞大的共同体之内,更需在天地之间对自己有所安顿。“天”,这一特殊的“大自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就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令“人间”在“自然”中的地位,有了确实的定位及与之互动的合理性。
我自己感觉,中国人的生活,从来就不愿意以“人事”制服“天然”。此中合理性,并不是出于对神明的敬畏,而是“天人之际”,是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尊重。这一着重处,其实与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处开始认真注意环保以及宇宙之间的平衡,包括对于自然的尊重,乃是一致的。因此,以中国文化中素有的如此自觉,与西方世界开始具有的认识相互对照,两者之间确是应当互通,而且彼此阐发,使地球上的人能够真正长存于天地之间。
以上,是我向读者们提出的一些自白。希望读者阅读拙著,能够理解我的用心:我并非只做学术研究,而是希望为己为人陈述一个“中国方式的安身立命”;更盼望中国传统的“个体”与“群体”的紧密关系,亦即“天人”的合一与“群己”的合一,能够与世界应当走入的途径,彼此一致,互相启发。
区区自白,不仅是指明叙述的方向,也是盼望我自己的一些观念得到读者们的同情。
2023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周年,许倬云序于匹兹堡
2024年4月1日,改订于匹城寓所

出版说明

◈ |  冯俊文
许倬云先生拥有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著作等身,且其著作卷帙浩繁、版本众多。2022年起,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以下简称“三联书店”)多方协调,这套六卷本《许倬云学术著作集》得以成编,是为先生学术面向之首度总结。谨按时间先后顺序,将相关版本情况交代如下。
《形塑中国:春秋、战国间的文化聚合》是作者的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其导师为汉学大家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Creel,1905—1994)。英文版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B. C.,1965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1968年再版;2006年,简体中文版《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首度刊行。此次新译本定名为《形塑中国:春秋、战国间的文化聚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杨博博士于 2022年冬,据芝加哥大学图书馆Ellen Bryan 所提供的1962年论文原件翻译。

《先秦社会史论》

1965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英文平装本

《先秦社会史论》

1965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英文精装本

相较斯坦福大学1965年英文版及2006年据此翻译的中文版,更为真实地恢复、还原了论文本有的行文特色。《汉代农业: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的英文版Han Agri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inese Agrarian Economy,206 B. C.-A. D. 220 ,1980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简体中文版《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被纳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分别于2012年、2019年再版;2005年,《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刊行。以上两个译本颇有分歧。此度收入本丛书,以江苏人民出版社授权之译本为底本,作者对译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

《汉代农业》

1980年,华盛顿大学出版社,英文精装本

《水击三千: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是作者有关“古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各个转折点”之学术论文的合集。繁体中文版名为《求古编》,1982年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经”)出版,1984年、1989年、2022年再版;简体中文版2006年由新星出版社首度出版,2014年由商务印书馆再版。此番收入本丛书,以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为底本,并重拟书名及全书篇目次序,删除与主旨“周、秦、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无关之篇目,以期集中呈现作者对于这一课题之省察。

《求古编》

1982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平装本

《西周史:中国古代理念的开始》的繁体中文版《西周史》,1984年由台北联经首度刊行;英文版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1988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相关版本情况如下:二版(1986年,台北,联经),修订三版(1990 年,台北,联经),修订三版(1993年,北京,三联书店),增订本(1994年,北京,三联书店),增补本(2001年,北京,三联书店),增补二版(2012年、2018年,北京,三联书店),增补新版(2020年,台北,联经)。此度收入本丛书,以三联书店 2018年“增补二版”为底本,对文本细节进行了若干处校订。

《西周史》

1988年,耶鲁大学出版社,英文精装本

《西周史》

201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精装本

《熔铸华夏: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是1985年至1987年,作者在台湾有关中国文化系列讲稿之合集。尤其上篇《社会与国家》的探讨,从文化发展、国家形态、思想方式、农业经济等方面,从文化比较的视角对“古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做专题论述,可谓其这一阶段学术思想之纲要,也是理解其古史研究及文化比较研究之门径。本书繁体中文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1988年由台北联经出版,1992年、2021年再版;简体中文版 2006年由新星出版社首度出版,2013年、2016年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再版。此番收入本丛书,以联经2021年版为底本,删除下篇《科学与工艺》四讲,补入前述《求古编》中删除之若干相关篇目,汇集为下篇《传统中国与社会》,并改订书名为《熔铸华夏: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以期更为集中呈现作者对于“古代中国社会转型”之思考。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1988 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精装本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是以 2007年作者任香港中文大学首届“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教授”期间所做演讲——《古代中国文化核心地区的形成》——之文稿整理、增补而成,可视为《说中国》及《经纬华夏》之先声。本书繁体中文版2008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年由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于台北发行繁体中文版;简体中文版2010年由北京三联书店首度刊行, 2015年再版。此番收入本丛书,以三联书店2015年版为底本,增补了若干插图。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

2015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精装本

至于本丛书书目中各书之先后次序,则依其“内在关联性”排列。作为编者,谨此说明。
2023年10月10日初稿
2024年4月1日,冯俊文改订于匹兹堡

本文转载自: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