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一个素有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金字招牌”的城市,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

一、概述

许昌市现辖2区、2市(县级)、2县,即魏都区、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和襄城县,设有一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2023年常住人口为438.3万人,城镇化率56.12%。

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但增速下降

从总量来看,GDP总量从2008年的1062.05亿元增加到2023年3238.20亿元,是2008年总量的3.05倍,在河南省排名第6位,较2022年下降两个位次(表1)。

从占比来看,许昌市GDP占河南省的比重近四年逐年下降,2023年占比达到5.48%,比2008年下降0.51个百分点。

从增速来看,2008—2020年间许昌GDP增速始终高于河南省GDP增长,但是到了2023年,增速为0.9%,低于河南省增速3.2个百分点(图1),在全省排在第17位。

人均GDP快速增长,2023年许昌市人均GDP为73897元,是2008年23924元的3.1倍,2023年位居全省第6。人均GDP一直高于全省水平,从2008年占比126.7%到2023年的123.0%(表2)。2008—2020年间增速虽整体呈下降态势,但均超过河南省增速水平,到2023年,增速为0.9%,低于全省3.5个百分点(图2)。也就是说,2023年无论总量还是人均,增速均下降。

三、财政收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但税收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财政收支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逐年提升,由2008年的41.6亿元增长到2023年211.9亿元,位居全省第7,比2008年提前了1名。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8.6亿元,比2022年稍有增加,增速为0.5%,位于全省第12位(表3)。

再看税收情况,2023年税收收入142.2亿元,是2008年的4.4倍。但是,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总体上处于下降状态,从2008年的78.4%到2023年的67.1%,下降11.3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大多数年份高于河南省水平,2019—2020年两年低于河南省水平。同时,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比重基本保持在4.5%左右(图3)。

从财政自给率看,与河南省财政自给率发展态势保持一致,但高出河南省水平大约10个百分点(图4),近两年差距拉大,居于全省第5位。财政自给率较高,财政收入能够较好地满足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支出,经济自主性较高。

从金融业来看,2023年,许昌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3534.6亿元,同比增长7.8%,2008—2023年间存款占全省年末存款比重保持平稳;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2847.8亿元,同比增长8.6%,2008—2023年间贷款占全省年末贷款比重先升后降,稍有起伏(图5)。不过,2023年存贷比为80.6%,存贷比稳步上升,说明许昌经济总体平稳,保持一定的活跃度。

从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5—2023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于河南省居民可支配收入,2015-2021年间增速基本与河南省水平持平,2022-2023年差距逐渐拉大。除2016和2021-2023年低于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其余年份均稍高于河南省水平(图6)。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85元。

从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总额除了2017—2018年和2022-2023年外,其余年份均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2023年许昌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20312.1元。增速在2015—2018年间都是低于河南省水平,2019—2020年两年高于河南省增速水平,2021年增速与河南省保持一样,都是13.9%,2022-2023年低于河南省增速水平(图7)。

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低于河南省水平,到了2018年以来,与全省水平基本保持一致,2023年位居全省第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高于全省水平,占比也一直高于城镇居民占比,并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44.9%提高到2023年的61.3%,差距不断缩小,2023年许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4。而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除2008、2009和2017年以外,其他年份均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表4)。

就城乡居民收入增速、GDP增速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一致,除2016年外,2010年之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大于GDP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多数年份均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GDP增速(图8)。不过,三者增速均呈下滑状态,财政收入波动较大,说明经济受到周期波动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四、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且各类投资波动大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521亿元,是2008年的8.3倍,但是,增速一路下滑,特别是2018年10.2%直接下降到2019年的5.2%,2020年更是落到1.7%,排在全省第16名,2021年反弹到7.1%,2023年增速为6.1%。在长期投资拉动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高于GDP增速,但效用明显递减(图9)。

从不同类型投资情况看,2017—2018年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均大幅下滑,2018年工业投资直接跌到-19.6%,随后反弹至2021年,2021年之后又开始下滑,2023年为-13.9%。民间投资更是在2020—2022年增速为负,分别为-4.9%、-0.7%和-1.9%,2023年增速为正增速即4.0%,而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达到高点,为55.8%,随后迅速下滑,2020—2022年增速为负,分别为-7.7%、-4.9%和-11.7%(图10)。

从各项投资占GDP的比重看,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41.3%提高到2023年的108.7%;工业投资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16年占比最高,达到61.0%,随后下降,2023年占比48.2%;民间投资占比也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16年占比最高,达到88.3%,随后下降,2022年为61.3%,2023年上升至73.8;房地产投资占比波动较平稳,2022年占比达到8.2%,比2008年高3.7个百分点(图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增长到1372.7亿元,是2008年的5.4倍。社会消费品总额占GDP的比重虽稍有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占比为42.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占比为82%,比2008年上升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占社消零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占比为18%,比2008年下降3个百分点(表5)。

五、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高于河南省水平,但传统产业占比仍较大

许昌三次产业结构整体来讲,一产和二产占比不断下降,三产占比不断上升。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6.7:43.2:50.1(图12)。

从规上工业增加值来看,2023年增加值为1984.1亿元,是2008年增加值的4.1倍,其增速在2009—2021年间均高于河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21年为6.6%,高于河南省1.2个百分点。不过,在2022-2023年被河南省增速反超,2023年许昌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0%,低于河南省增速3个百分点(图13)。

发制品产业是许昌的特色产业,许昌市有发制品生产企业28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达30万人,拥有3000多种假发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昌市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2023年发制品出口达到196.9亿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在83%(图14)。

从主要工业门类发展增速及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看,高技术产业和高成长产业增长迅速,2021年分别达到31.7%和12.8%。但是,2021年之后高技术产业呈大下滑趋势,2023年高技术产业增速下降到-22.4%。2023年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3.9%,高成长产业占比44.6%。传统支柱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增速整体处于下降状态,2023年分别为1.5%和3.9%,但占比仍高达50.9%和37.5%(图15)。

从服务业看,许昌市服务业发展迅速,从2008年的204.57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622.8亿元,2015年之后,除2020年之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的增速,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1%(图16)。

从不同类型服务业看,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与住宿和餐饮业位居前3位,到2022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房地产业成为前3位。其中,房地产业在2018年超过住宿和餐饮业,2009年批发和零售业超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路上升,2022年达到254.3亿元,成为增加值最大的行业(图17)。

从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看,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2年占比达到15.7%;房地产业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占比达到11.4%,比2008年提高5.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2年占比达到11.2%;金融业占比变化不大,2022年占比达到6.6%;住宿餐饮业占服务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占比14.8%降到2022年的3.1%,下降11.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各类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除了房地产业增加外,其他行业虽有下滑,但基本保持平稳(图18)。

六、近年R&D经费内部支出增速及占GDP比重均有下降

许昌R&D经费内部支出不断提升,2022年为52.8亿元,是2010年的3.34倍,全省排名第4,前3位是郑州、洛阳和新乡。但在2019年增速大幅下滑(图19)。2010—2019年间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于河南省水平,2022年占比低于河南省0.45个百分点。许昌和河南省的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长期以来均低于全国水平(图20)。

从专利申请授权数情况来看,许昌专利申请量在2018年之前不断上升,2019年出现大幅下降,2020年又上升,占河南省专利申请数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1年占河南省专利申请数比重3.73%;专利授权数在2017年出现大幅下降,占河南省专利授权数的比重呈现波动趋势,2020年出现大幅上升,占比达到2.6%,2021年继续上升至2.97%(图21)。

七、城镇化率低于河南省水平

2008年以来,许昌市户籍和常住人口逐年提升,同时也伴随人口外流,2008—2020年间许昌市的人口外流率持续增加,2020年人口外流率达到14.5%,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基本平稳,2014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4%,2023年达到4.5%。城镇化率在2008—2011年间高于河南省水平,2012年持平,2013—2023年低于河南省城镇化率水平(表6)。

综上所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许昌经济表现总体平稳。“远学徐州,近学许昌”,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许昌抓住了上一轮投资驱动和传统制造业快速增长的机遇窗口,以超硬材料、输变电装备、食品、钢铝再生资源等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许昌成为中原大地的一颗“明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由创新引领和内需驱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许昌同样感受到经济结构升级带来的“阵痛”,其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往往一家独大,没有形成产业链配套的企业群,尤其是缺少中间型的企业群体,一旦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同程度的减弱,则没有企业能够跟进支撑整个产业。加之,新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滑,直接冲击经济增长。此外,还面临着土地资源约束、环境资源约束加剧,产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许昌市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加大创新力度,实施政研企联合创新行动,提振信心,围绕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5G应用、硅碳新材料、阻燃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力推动结构升级,促使动能转换,做大做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培育更多的上市公司,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延伸产业链,形成大量配套企业聚集的群居产业生态,高质量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撰稿人:李燕燕、原嘉昊、张漫丽;耿明斋、王永苏、周立、王建国、屈桂林、李少楠、徐涛、张兆源、李甜、赵岩等参与讨论。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