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业技师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959年的老牌煤炭技工院校,由于受煤炭行业不景气的影响,该院 2014年秋季全日制招生仅27人。面对简陋的教学、办公、住宿环境,满院的杂草和100多名士气低落的教职员工,在经过一番调研后,新调整的该院领导班子进行大刀阔斧改革,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效果很快显现,2024年,该院在校生人数再创新高,接近300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非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招生屡创新高,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年社会培训近万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10000余人。
不到10年时间,学院实现了招生跨越式的突破。靠什么创造了这一奇迹?
该院党委书记谢添深有感触地说:让职业教育回归“育技”初心使命,通过工学一体、校企合作,全力打造“招生好、教学好、管理好、服务好、培训好、就业好”的“六好”学校。
回归本色,做好自己,让企业喜欢
“当前,技工院校的招生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存在校企合作层次普遍偏低、合作权利义务不明晰、合作形式化倾向严重、校企生均经费比例略低等问题,给技工院校带来一定的困难。”谢添分析了原因。
面对现实困境,郑州工业技师学院想方设法破解难题,从“认识自己”入手,到“做好自己”再到“做更好的自己”,按照校训“真诚做人,用心做事”的要求,全力打造“招生好、教学好、管理好、服务好、培训好、就业好”的“六好”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向内涵发展过渡模式,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破解了技工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学校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招生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学院制订了招生工作“三步曲”:第一步—— “全员招生、全年招生、立体招生,应招尽招”,开启了全方位招生新模式;第二步—— “以生招生”,变“招生”为“招熟”;第三步——由“招生数量”向“招生质量”转变,依据入学考核择优录取,将生源目标逐步锁定在真正想学、爱学、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数量,而是强调学生素质。“三步曲”的实施,让招生成绩屡创新高,2023年,在校生人数达28000余人。
教学好。学院实施“一转变两提升”,既着重发展社会热门专业,又巩固升级煤炭专业,逐步形成煤炭专业与非煤协调发展,全日制教育与校企合作齐头并进的办学特色,开设汽车技术、无人机、木工、工业机器人等24个社会急需专业,专业范围涵盖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采矿业等重点产业,让弱项变强项,让强项变更强。同时,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建成中德汽车技术培训中心,由德国专家、企业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建团队,对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并多次选派骨干教师远赴德国学习先进技术,加速知识和技能更新。
管理好。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办学思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动全员“重育”、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优良教风学风建设,“严管”加“厚爱”相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持续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营造温暖、贴心、踏实可靠的学习生活环境;持续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训练,推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学长制”管理模式;持续文化铸魂,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抓细节、促养成,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综合人才。
服务好。学院以有文化、有品味、有魅力的“三有”校园建设目标为抓手,优化美化校园环境,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对学生学习、生活、实训条件不断改造升级,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让“环境优”增强学生、家长及企业的吸引力,让“服务好”增加学院招生工作的自信力。同时,为了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校积极组织各种技能培训活动和学生课外文娱活动,致力做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
培训好。学院紧贴社会需要办学,积极做好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承接驻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及援疆培训等其他业务培训,2023年非煤培训占比达到70%,援疆培训得到河南省援疆办和新疆送培单位高度评价。近几年,学院经常性承接全国职工技能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学徒制培训及各类安全培训,年均职业培训8000人次以上,最高超过12000人次。
就业好。“招来学生,教好学生,高端就业”,是郑州工业技师学院坚持以特色办学求发展的主导思路。学院坚持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基本办学模式,现有校企合作单位117家,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单位28家,实现学生高端就业、高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增不减。
回归本色,和企业同频,满足企业需求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生存之本,活力之源。近年来,郑州工业技师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关键环节上精准施策,大力实施校中企、企中校、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创新成举措,创建技工教育校企合作联盟,推动产教融合落地见效,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找到了学校发展的钥匙,助推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协同,一体化育人。学院结合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内容,一企一策,本着企业需要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使专业设置、教学与产业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共同分享技术成果,形成理论和实训“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格局,真正做到“依托企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企业发展”,实现校企紧密对接。
教随产出,强化师资。“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该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校企互通、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校内教师定期赴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深入了解一线最新技术,提升实际项目操作经验,构建“校企互动、身份融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同时,与企业开展共建课程体系,校企双方针对相关课程,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案例实训”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的讲解更专业更生动。
“走出去请进来”,服务好企业
建立“校中企”,引企入校。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学院与各大企业合作,探索产教融合之路。学院新建了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躬行楼;建成木工、新能源汽车、电梯、智慧矿山虚拟仿真VR、信息技术、中式烹饪、工业机器人、航空服务等9个现代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配备各类实训室、实验室等场所84个,实习实验设备4410台套,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这些设施设备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提升了校企合作层次。
打造“企中校”,入企实习。把专业建在企业一线,把教学前移到产业一线的专业岗位,积极开展订单式、冠名班、半工半读、职业培训、顶岗实习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按照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要求,学院本着“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原则,每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派实习指导教师驻厂对实习学生进行全程管理指导,协助学生解决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助推学生职业发展。
严把“出口关”。选择各行业中头部企业合作,服务好企业。学院与宇通客车、卫华集团、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漯河双汇、日本京瓷、好想你枣业、杭州传祺汽车等117家企业开展合作,毕业生就业率稳增不减,实现学生高端就业;与郑煤集团、神火集团、东风日产、郑州运达等多家企业签订定向订单培养协议,深化供需对接,用实力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加大入企教学力度,提升教学水平,根据厂矿企业情况,既可深入到生产单位开展教学,也可让企业学员到学校上课。
弘扬本色 再接再厉
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连着就业民生和产业发展。如何保证技工院校招生稳定、发展稳定,提高技工教育质量是每位技工院校领导关注的现实问题,为此,谢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资源共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双制、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是对接产业链办专业群,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提供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对接,与企业合作开展半工半读、新型学徒制和职业技能提升,为更多在职在岗职工提供学习平台,助力企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落实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五是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技能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大力培养、大胆使用技能人才,提拔到管理、领导岗位,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结合学院发展现状,下一步,郑州工业技师学院各项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如既往地扎实开展好校企合作,坚持并落实好“五大特色一大优势”技工教育本色:
一是培养目标特色。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管理提供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是培养模式特色。理论够用,技能为主;
三是专业设置特色。紧紧围绕着社会特别是现代企业需求,跟着市场走,跟着需求变;
四是教师队伍特色。持续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让教师队伍都是工学一体化教师;
五是校企合作特色。技工院校生发于企业,跟企业的联系是非常紧密,是密不可分的,技工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就业教育。
同时,弘扬“一大优势”——就业优势。依托校企合作,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就业好促进招生好,让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成就其精彩人生。
通讯员:廖松涛 谢子琰
来源:郑州晚报客户端
正观教育
关注教育,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