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鼎自历史深处

我们的眼光应当投向历史深处来认识青铜和青铜鼎。我们应当从人类的孩提时代,从人类共同走过旧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来认知。如从时间说,旧新石器在百万年、10万年、5—3万年。大约在4000年多年前,世界进入了青铜时代。

中国的青铜器在夏商周三代是鼎盛期。青铜传承血脉,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有铭文499字,文尾写有“子子孙孙永宝用。”其它青铜器写有子子孙孙保万福,子子孙孙多世其永宝。这是血脉传承,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青铜鼎官享民用

官用,国之重器,夏禹划分九州,执鼎发号施令,他和治水的民工一样:用鼎盛水做饭。在登封夏朝博物馆里,可见平民三足煮水青铜鼎。          

1939年,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主持开掘殷墟,不仅出土十数万件甲骨文,令世界震惊,还出土一青铜方鼎,它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文物贩子得知,要买,抬不动,用钢锯锯了两个小时,掉下一丝粉未儿,只好作罢。李济到台湾,最后一部著作名《安阳》,伟大的考古学家乡愁如此浓烈。

这尊巨鼎是商王为祭祀母亲而铸,叫后母戊鼎,郭沫若将后字写成了司字,直到1959年才改司为后。1983年,安阳列为中国第七大古都,安阳请后母戊鼎回家,来了,巨鼎装在巨大的玻璃盒子里,四名武警持枪守护,绕城一周,即上专列回北京。

偃师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徐旭生发现发掘以来,1963年,北大教授李伯谦带学生住草垛、吃供品馍继续发掘,著名考古学家郑光,在此坚守20 余年,白了少年头。几十年来,二里头出土青铜器物数以百计,尤其是精美的三足鼎酒器,你只要端起酒器,它自然倾斜,你敬酒,说:我喝起,你随意。琼浆玉液入口甘甜。

何尊

3000年后现身陕西宝鸡。1963年,甘肃的小两口因饥饿投奔在陕西宝鸡的哥哥,没几天,同是饥饿的兄长无力承受两张嘴,天天脸上乌云密布,那几天正下雨,小两口打算天晴了回甘肃,是个晚上,小两口发现山坡上有东西发光,冒雨上山,见是个铜疙瘩,全身都是绿锈,就把它抬回家。第二天,哥哥和小两囗拉到废品站,废品站管事的说:銹成这,白给都不要。小两口一听,一分也不值,告别哥哥回甘肃了。哥哥继续找废品收购站,有一家文物管理所的开价30元收下了。当时,对哥哥来说是一笔巨款,激动地接钱拉车就跑。

收购人是所长,他懂行,几天工夫清理,竟发现青铜器物有122字的铭文,其中有一句“余其宅兹中国”,这是“中国”二字第一次出现,原本是周武王灭商征战中赐给功臣何氏的土地的地理概念,后有了政治概念— 中国。“咱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这件青铜器物取名何尊,美、日两国得知,开价数十万乃至百万美金要求一展,周总理在64 件国宝级文物批示:永不出国展览,何尊为第一件。

染指于鼎

春秋时期,郑国郑灵公请大臣分享鼎煮鳖羹,分到公子宋时,没有了,公子宋脸上挂不住,他走到郑灵公的座位前,把食指伸到鼎里,沾汤尝一下,郑灵公有失面子,顿起杀心,还没动手,公子宋却派人先杀了他。看这事儿闹的,这事儿闹的更大了,青铜鼎是权力的象征,公子宋不经灵公充许,随意沾取鼎中之物,就是对君王权力的挑战,公子宋被杀,暴尸于朝。但这场变故为后世留下了成语:“染指”,比喻牟取非分利益。

杜岭方鼎

1974年,郑州市各街道都在挖防空洞,杜岭街也不例外,挖洞人挖到一个硬东西,又挖出一个,几个人下力气抬出来,是大小两个鼎,他们装车拉到省考古所(当时在人民路农展馆,后改博物馆)办公,接待者叫杨育彬,他是北京大学考古糸研究生,他先吃一惊,后又兴奋地说:商代的!按考古贯例,以出土地点命名,所以叫杜岭方鼎。 

1号:高1 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则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扑庄重,2号:高87厘米,重64.25千克。2000年12月,我采访著名考古学家安金槐时,他说三角公园做青铜鼎模型,叫我去验收,我说错了:你们用的是安阳的后母戊鼎,打掉!换上郑州的杜岭方鼎。

2019年3月26日,《大河报》《我眼中的郑州“古都重宝”》一栏:杜岭方鼎,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是其“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作家、文化学者赵富海:“说到郑州,不能越过的一件文物就是杜岭方鼎,它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国之重器。这尊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器物,更是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是郑州的文化符号与胎记。它为郑州列入中国第八大古都,提供了3600年前的青铜实证。”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