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我与嵩山结缘。领团员上山过五四青年节,率民兵打靶“日落嵩山彩霞飞”。1985年,参与时任郑州市副市长刘源创办的《郑州工业大观》,我任编辑部主任,常驻登封招待所,征集稿件,1995年,我任《郑州法制报》总编,在登封公安局设记者站,三生有幸参加了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2008年,我写“天地之中”申遗,采访登封官民22人,这一年,我在少林寺方丈采访大和尚释永信。

几十年,无数次登嵩山,心有灵犀“中”一千古中传。

“嵩住中央,左岱右华”。登封告成周公庙照壁上嵌有“千古中传”石额,背后有一个传说,传说姬昌雄心灭商心甘情愿背姜太公子牙出山。姜子牙(?—— 约前1015年),那天姜太公在渭水之滨垂钓,遇见西伯侯姬昌,姬跪拜子牙为太师:太师辅佐姬昌灭商成我覇业,子牙丢弃钓杆,笑曰:老朽腿脚不灵便了,姬昌跪伏在地:甘当走马驮太师,走着走着,太师叫停,说:昌背我八百单八步,老朽保你八百零八年。周朝(前1046—— 前256年),周王朝791年。大差不差,但这是传说,信不信由你。

“小邦周灭了大国商”之后的周武王一统天下的意识十分强烈,都城在(陕西长安津河以东),却来“天地之中”求拜“天室”即嵩山如何有效地统治殷商遗民,如何在戎狄,蛮夷环境下生存,这都是周王朝统治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王者必居土中”的理念深入灵魂的周武王,命三弟叔鲜到中原腹地建管国(现郑州管城回族区),派四弟周公姬旦到中岳嵩山“求地之中,以建王而埠安万民”,又指使五弟召公营造中原洛邑(洛阳)。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

《周礼》载:“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在周王室看来,中岳嵩山方圆千里之内,都必须在“天地之中”的范围,“天地之中“的确立,为居中便于号令四方的周成王建都洛邑(今洛阳)提供了“科学“依据。于是“八方之广,周洛为中”的中心四边的思想便在古人心中扎根,直至现在,“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的歌谣还在登封一带广为流传。

周武王雄才大略,搞封邦建国,不仅自家弟兄封“国”安“邦”,对追随他灭商的文臣、武将也划一块地让其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召公在营建洛邑时,为有贡献的何氏所分地属埋下一尊青铜器物,撰有铭文,以志佐证武王的恩赐。2900 年后的1963 年才被人发现。

1963年,甘肃的一对年轻夫妇投奔在陕西宝鸡的哥哥,一雨天的晚上,小夫妇在山坡上发现了生满绿锈的青铜器,抬回哥家, 第二天与哥拉上青铜器到废品收购站卖,站上人说,快拉走,白给都不要,小夫妇回甘肃了,哥又拉上青铜器到文物所撞大运,文物所以30元收购下,哥喜出望外,接钱就跑,生怕人家后悔。文物所长是内行,他经几天清洗,发现青铜器物内刻有122个字铭文,尤其“余其宅兹中国”,令他吃惊又兴奋,“中国”二字是第一次出现啊!“中国”二字开始是地理概念,后来有了政治含义。因是为何氏铸造,故命名“何尊”。所长立即上报国家文物局。

因这尊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有“中国”二字而震动世界,美、日等国要求出百万、千万重金到他国展出,国家文物局上报周恩来,周总理在其上报的64 件国宝级文物单子上批示:永不出国,何尊是第一件。

这可谓“中”字的最初生命张力政治引伸“中”字的深刻内涵。

20多年前,我抒写了《历史走动的声音——“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纪实》,“天地之中”八项十一处历史建筑群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所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自汉至明清2000年风烟划过眼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史建筑群的建筑“中轴线“,不仅是中国建筑的章法,它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建筑,他们当成建筑法令、圭臬。

10多年前,参与了有北大教授等学者关于“中文化研究”。我在前言里写道:中文华发端于中原大地,因为中文化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最深沉的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致力寻找的是中华文化之魂魄。如:“天人合一”,“中和万物”的包容精神;“济世利民”“汇通中外”的进步思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变通哲学;早已被周边近邻及西方诸多国家推崇,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灿烂瑰宝。3000年前的古罗马文明与洛阳文明对话,无疑是再度点燃人类文明的激情四射的篝火!罗马、洛阳文明载体文物的交相辉映,是一次全球瞩目的博弈与比拼。人类的共同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相互渗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

说中文化,不能不说到郑州人将“中”在生活、工作交往中用到了极致。是、能、行、可以,“是”不说是,“能”不说能,“行”不说行,“可以”不说可以,都用一个“中”替代。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