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数里看变·解码郑州深改】系列报道  

“一号产业”的流量密码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近年来,郑州各行各业各领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郑州日报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数”里看“变”·解码郑州深改》系列报道,全景记录郑州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为您讲述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动人故事。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魏书杰

盛夏7月,万物峥嵘。郑东新区龙湖湖面波光粼粼,风景如画。在位于中原科技城创新孵化基地内的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者、参观者络绎不绝,整齐摆放的复合机器人、工业3D相机、多模态室外移动机器人控制器、巡检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满满的科技感让人眼前一亮。

公司宽阔明亮的展厅内,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正在给客人挨个介绍各类机器人产品,并进行移动性能、续航能力、人机交互等全场景、全工况的功能性能展示。从2019年成立至今,这家新型科创企业将目标定位于要用原创技术,做真正有用的智能机器人,尽可能把劳动力从繁重、重复、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去改变世界,让生活更美好。

郑州智能终端产业从“一个苹果”起步,逐步汇聚成“百果满园”。郑州,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汉威科技的气体传感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超聚变,创造了令业界惊叹的“河南速度”与“超聚变速度”。

近年来,郑州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将电子信息作为“一号产业”打造。集聚了以超聚变、富士康、汉威科技等为龙头的数百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形成了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22年6月,我市《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100家,形成8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万物互联,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中国百强

传感器,被誉为万物互联的基础。传感器能给物体充当“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敏锐捕捉外界细微的变化。传感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正在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经济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地处郑州高新区的汉威科技集团,一款名片大小的传感器,就可以实时监测pm值、温湿度以及空气质量,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已经大量运用于新风系统、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净化器等相关产品。

汉威科技还有各种检测“神器”,如和手机连接的家用燃气报警器,能够实时感知可燃气体泄漏;环境监测传感器,可以捕捉到空气中微小的变化;激光燃气巡检车,平均每行驶1.7厘米就能检测一次,是燃气公司管线巡检的利器。

这些设备的核心都是传感器。汉威科技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研发和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占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数量七成以上。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智能传感器呈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品牌效应持续溢出的发展态势。“郑州看传感谷,传感谷看郑州”的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

2023年3月,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河南第一。

植根河南,超聚变打造算力赛道的中原明珠

6月29日,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携前沿算力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2024中国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同期,超聚变以“引领AI绿色算力——架构开放,多算力兼容”为主题,举办平行会议,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信通院、北京中电科卫星导航系统有限公司等的专家学者、产业大咖,聚焦算力前沿动态,探讨绿色智算发展路径。

显而易见,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小至手机、PC,大到超级计算机,没有算力就没有各种软硬件的正常应用。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创造了“河南速度”

地处郑州航空港区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2021年11月5日,正式落地河南,仅用时55天,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正式下线,形成规模量产,创造了令业界惊叹的“河南速度”与“超聚变速度”。

公司总部落地河南近3年以来,作为扎根中原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聚变始终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算力服务提供者。

超聚变全球备件中心落户郑州航空港区,凭借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体系,发挥核心央库能力,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为河南省服务器产业生态构建实现新突破,补上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式发展的关键环。

未来,超聚变将以聚力打造“中原明珠”为使命,推进河南智造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持续保持河南先进计算产业的研发水平,全力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扎根郑州,服务全球。

形成“三基地”“多园区”产业集群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是郑州市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撑产业,也是重点打造的“一号产业”。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发展形成以智能手机、计算终端为核心,智能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为优势,5G及北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为战略的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培育方面,我市已形成“三基地”(以航空港区为主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以高新区为主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以金水区为主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

就智能终端重点链条来说,航空港区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已集聚联创电子、创酷通信等200余个智能终端企业(项目),初步形成了“整机+配套+核心零组件”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链。培育发展了河南长城、浪潮计算机、紫光计算机、超聚变公司等龙头企业,形成计算终端产业集聚效应。2023年,全市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14289.21万台,其中智能手机8311.4万台;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198.61万台。

就优势领域发展而言,我市形成智能传感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网络)安全等优势产业链。智能传感领域培育发展了以汉威科技为龙头,光力科技、新天科技、天迈科技等一批创新骨干为支撑的企业链群,积极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成功举办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和以“数安河南 云安中国”为主题的2023数字安全产业大会。我市是全省软件产业的主要集聚地,企业数量、产业规模占全省比重的85%,建有国家863中部软件园、金水科教园区等重点园区。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刚领 覃岩峰 王译博 文 马健 图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