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印字馆

天津印字馆,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89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爱泼斯坦(1915—2005),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国际著名记者、作家。2019年9月26日,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爱泼斯坦在写作

爱泼斯坦的新闻工作生涯,是从天津印字馆开始的……

天津印字馆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最初名为“天津印刷公司”,坐落英租界维多利亚道181号(今解放北路189号),是英商怡和洋行的一家商行。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该公司归英籍德国人、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和他的女婿汉纳根所有,并更名“天津印字馆”。这年3月10日,《京津泰晤士报》在天津印字馆创刊,历经47年,于1941年停刊。当年,《京津泰晤士报》是中国北方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并与香港《孖剌(mālà)报》、上海《字林西报》、汉口《楚报》,称为英国人在华所办“四大具有魅力的大报”。

爱泼斯坦于1915年出生在波兰华沙,父母都是犹太人。1917年,他随父母来到中国,在哈尔滨住了3年,随后来到天津定居,先后在意租界、德租界和英租界居住。在天津期间,爱泼斯坦的父亲开了一家小商行,依靠做进出口生意维持生活。爱泼斯坦6岁时,在马场道一所美国人办的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英国文法学校(今二十中学)。1931年,爱泼斯坦从英国文法学校毕业,直接进入《京津泰晤士报》工作。

儿童时代在天津居住的爱泼斯坦,随父亲去北戴河度假。

当时,《京津泰晤士报》人手很少,爱泼斯坦从打字、校对、采写、编辑到排版,样样活儿都干,从那时起就逐渐锻炼成为一个“多面手”。

爱泼斯坦在天津就读的英国文法学校(今二十中学)

1934年的一天,报社将一本书交给爱泼斯坦,书名为《远东战线》,让他读后写一篇评论在报上发表。这本书的作者是正在北平燕京大学讲授新闻学的美国著名记者、作家斯诺。爱泼斯坦乘坐火车前往北平,在海淀的一所四合院里与斯诺相见,两人刚一见面就相谈甚欢。斯诺还将爱泼斯坦举荐给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宋庆龄。此后,爱泼斯坦与斯诺经常往来,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彼此成为挚友。

抗日战争期间,爱泼斯坦加入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

爱泼斯坦曾首先目睹了斯诺所著《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手稿。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对我国西北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拜访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进行了真实的、公正的介绍,完成了《西行漫记》的书稿。1937年10月,《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出版,立刻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世界。对此,爱泼斯坦分外欣慰。

爱泼斯坦与斯诺还曾有过帮助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从北平、天津秘密转移的一段经历:

1937年5月,邓颖超从西北革命根据地几经辗转,经西安来到北平,治疗肺结核病。邓颖超以“李知凡太太”的身份,住在地下党员张晓梅的家里。

这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对华战争,先后侵占北平和天津。不久,斯诺亲自护送邓颖超等人从北平来到天津,找到爱泼斯坦,希望他能协助返回西安。为了安全起见,斯诺作介绍时,只说邓颖超等人是“爱国者”。爱泼斯坦安排邓颖超等人住进英租界泰来饭店。当时,环境十分险恶,爱泼斯坦已经引起日本特务的注意,于是决定与邓颖超等人一起离开天津。爱泼斯坦通过自己的父亲,找到英国太古公司,费劲一番周折,才买到南下的船票。

大家原计划一同乘轮船去上海,听说上海的形势也很危急,邓颖超等人便从烟台下船,换乘火车经徐州到达西安,随后返回陕北的革命根据地。爱泼斯坦则从青岛下船,乘火车去了南京。

事隔几十年后,爱泼斯坦再次见到邓颖超,才得知当年帮助秘密转移的“爱国者”,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邓颖超!

1937年,爱泼斯坦已是美国合众社驻华记者。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爱泼斯坦不仅在天津进行采访,而且前往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采访,随时写稿,随时发稿,迅速地报道这些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他不惧生命危险,奔赴“台儿庄战役”前线,采访了大量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浴血激战的报道……1939年,他在伦敦出版《人民之战》一书,向国外真实地介绍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坚定意志、不屈不挠的必胜信心。

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为抗战进行募捐宣传和募集国际援助。爱泼斯坦欣然加入,负责编辑英文半月刊《新闻通讯》,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44年,爱泼斯坦作为外国记者代表团成员,前往延安进行采访。他在延安住了3个月,多次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每次采访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感触。他在延安夜以继日地工作、连续不断地发出报道,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1944年,爱泼斯坦作为外国记者代表团成员前往延安采访。

抗日战争末期,爱泼斯坦去美国工作,供职于《联合劳工报》。

1949年后,爱泼斯坦受宋庆龄之邀,于1951年回到中国首都北京,参加杂志《中国建设》(后更名《今日中国》)的创刊工作。他曾担任《今日中国》总编辑,退休后成为名誉总编辑。1957年,他加入中国国籍。196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5年5月,爱泼斯坦在北京逝世,走完他那光辉的、不平凡的一生。

天津印字馆造型独特,高高的“人”字形尖坡顶,醒目的竖向条纹,硕大的玻璃窗,具有浓郁的巴伐利亚建筑风格。目前,天津印字馆为商业用房。

作者:贾长华

编辑:李鹏

统筹:李丽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